第100章 经邦论道(3 / 3)

加入书签

“这是在下结合了开明**、工业化之必要、土地权之改革、新政府之建设、以及如何使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之社会改革论点,在下名之为‘国家主义’。若先生不介意还请于新民丛报中发表,若先生能亲自操笔驳斥,那更是在下的荣幸了。”说完,刘继业站起身来恭声道:“此次前来多有打扰,还请见谅!在下不日即将归国,望有朝一日能再闻先生高论,告辞了。”

出于礼貌,梁启超和杨度都站了起来送客,或许是刘继业最后几句话很是客气又言之有物,他们的表情也没有那么僵硬。梁启超将其送到门口,临出门前更是拍了拍他的肩,叹气道:“文鹿思维之新颖独到,今我所见矣!”

送走了刘继业,房间里只剩下杨度和梁启超,师生俩对视一眼,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眼中复杂的眼神。

“……老师以为如何?文鹿他对世界大势的分析……还有,他的言论……您会发表吗?”一向自视甚高的杨度,也难免不为刘继业的观点所震惊。国际大势被对方如此透彻的解刨,杨度就是想辩驳也难。此刻他一边拿着刘继业留下来的纸张细细阅读,一开始是抱着纠错的目的,但是随着不忿的情绪平复下来后,反而发现对方看似极端的观点中,确有颇有一番道理的话语和论据。尤其是其对阶层、对国家之工业化所必然带来的社会变革、变革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此等问题的建议,让杨度觉得耳目一新。既类似西方当今流行的社会主义,却又有不同之处……看到文章首页上,‘国家主义’四个字映在眼前。

梁启超洒然一笑,将杨度手中的纸张一把夺走,起身放在自己书桌上一摞厚厚来稿之上,笑道:“无妨,本就是求同存异,若是我们藏着不发反而落了下乘。况且,道理不正是越辩越明吗?无论我等赞成其观点也罢、嗤之以鼻也罢、都应该看看其是否言之有物。将之放在新民丛报中发表,更是证明兼听则明、旁听则暗的道理。况且,此子也赞成开明**思想,相比起孙文党羽可是可爱很多了……而且言辞中对北洋袁世凯也有赞词……说不准,日后还有合作的余地……”

“其次,列强中,最有实力之英国已在华获得了最多利益,再加上其本土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其所谓的干涉最多也只是希望维持原样、所谓status`quo是也。而对我国威胁最大之沙俄,自日俄战争失败、国内陷入革命,愈发在经济上仰仗盟友法国……而法国却希望沙俄能够将注意力回到欧洲协助牵制德国。因此俄国在无暇东顾之时,必然即将重返欧洲,自然是不可能有意愿去干涉我国了。至于其余列强,德国与法国在欧洲互相牵制谁也不可能派重兵来远东、美利坚奉行门户开放,实力又是列强最弱更是不可能有干涉的意愿……只剩下日本。”说到这里,刘继业顿住,看到勉强梁启超和杨度惊讶中夹杂着钦佩的表情,继续道:“与我国一衣带水之日本,实在是未来中国之心腹大患也!”

“其余列强都因重心不同、地理原因而不可能将过多精力放在中国,唯有日本作为新近列强,既有实力也有野心更有意愿来干涉、来瓜分中国……我在满洲时久与日本人相处,饮冰先生不知,那些日本人言辞之间已将满洲视作他们的领土了!什么牺牲了十万将士才得到的神圣满洲、什么满蒙生命线、什么帝国之发展必须要满洲之煤铁木材大豆……凡此种种,皆暴露日本人之野心!虽然目前由于英日同盟和众列强之牵制、加上日俄战争耗空了日本人的国库,使得日本近期有心无力,但是长远看……我国之最大威胁,必日本!”

“最后,列强之间本就矛盾重重,有法德矛盾、英俄矛盾、奥俄矛盾,中间更有法俄联盟和德国、意大利、奥匈的三国联盟等等……各国元首之间又往往有亲戚关系,外交可谓格外复杂混乱。但当前大局势是欧洲火药味越来越重;首先俄国自日俄战争远东失利后,其战略重心必将西迁、首当其冲便是斯拉夫主义解决、民族~矛盾严重的巴尔干,那里是俄国传统干涉区域,同时也是奥匈的战略中心。如此一来,俄奥之间必有火花,而两国背后的同盟关系更会把传统敌人德、法拉入危局……在下可以断言十年以内欧洲必然有一场旷日持久、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列强重心将完全西顾,不可能再有精力关注远东事务,而日本则有心无力;此时便是我中华涅磐之时机了!”

一番话说完了,一时间房间安静了下来。刘继业喝茶润嗓子,而杨度和梁启超一对师生却似乎受到很大影响,此刻依然在闭目沉思。

在当时之中国留学生……不,哪怕是职业的外交官,都很难有如此之眼光,将世界大势分析的头头是道。

“不过……此子图谋甚大,似有并吞宇内之概……”梁启超轻轻抚摸着下巴。

“罢了罢了,且先不提他……”梁启超自嘲一笑,转而表情严肃了起来,对杨度道:“朝廷已决定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第一站便是日本……这是加大我们影响力的最好机会,必须做好准备!”

见杨度认真地颌首,梁启超压低了声音自言自语道:“已通过袁世凯联络了端方……就让我们看看满人官僚中最开明者是何等面目吧!”

(六千字大章奉上,一章抵两章,晚上无更)

拥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如此明锐的洞察力,刘继业已远远超出寻常留学生、更别说一群只会空喊口号的嘴炮了。

虽然直言日本是中国未来之威胁,让受了日本不少照顾的梁启超心中不是很舒服,但是却也承认言之有理。在把这问题前后都想明白之前,梁启超他不会简单地发表态度。

杨度却对刘继业更加震惊……如此见地,连他自命天才也是捕捉不到。

重新放下茶杯,见气氛异常凝重,刘继业稍稍平息了一下略微激动的情绪。他从怀中拿出了几张写满了字句的白纸,平放在茶几上,向在场二位行了一个大礼,淡声道:“无论是先生还是皙子兄,在下都是极为倾佩的,也绝无任何不敬之意。此次来,其实是想就在下之新思想与先生讨论,却没想到因在下言语措辞不当,平添先生烦恼,实在抱歉!”

“古人虽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在下自认为与先生之目的、道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最终中国之富强。”说到这里,刘继业从怀中拿出了一叠整理的整整齐齐的纸张,放在梁启超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