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赵佶的决心(2 / 3)

加入书签

而李纲却也觉得赵佶,贪图玩乐,宠信奸臣,不务正业,每每受气回府后,也常骂赵佶为昏君。

而如今,赵佶快死了。两人似乎才找到君臣两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只不过这已经是太晚太晚了,或者早个数十年,两人联手,励图精治,铲除朝中奸佞,或者大宋就不会落得如今地步。

兹事体大,关乎大宋社稷,李纲不敢怠慢,出了宫后,就径直赶往城内校场,来见岳飞。

当夜,岳飞心里记着国仇家恨,也是彻夜难眠。忽然听说李纲来见,想到不久前太上皇于金殿昏倒,以为宫中出了大事,顾不得穿好衣裳,赤脚出迎。

李纲见岳飞满脸急切赶来,暗叹岳飞心系国家,难怪宗老帅当年常与他提起,要把岳飞作为继承自己遗志的接班人。

但一老帅之死,传遍天下,必然民心动荡。康王赵构为人仁义,礼贤下士,昔年与老帅在应天府征召天下义士,深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若陛下愿将皇位禅让,老臣等愿竭力相辅,必能迅疾安抚民心,保得社稷安稳。陛下亦可为一方之王,享尽荣华,安度晚年。

此事乃老臣等与太上皇经过深思熟虑,只盼陛下能够三思,辨其利害,此实乃大宋社稷之幸,天下黎民之幸也。”

“好,好。”赵佶看过后,把文表合上,默默地点了点头,递给了旁边的侍臣。那侍臣接过后,遂交回给李纲。

“你下去吧,本皇与李纲有话要说。”赵佶不紧不慢地说道,却尚有些许余威。那侍臣听了,连忙承诺,便是退了下去。

须臾,御书房内只剩下赵佶和李纲两人。赵佶叹了一声后,道:“如今本皇只不过调着一口气,只盼社稷能够早日稳定,也能死得瞑目。桓儿这孩子,才能一般,却又不能辨别忠奸,容易自傲,始终难成大器。由其这些年来,自从他登基做了皇帝,更是变得心胸狭窄,眼里难以容人。若他听说此事,定会大发雷霆,恐怕还会做出些兄弟相残的恶行。本皇一把年纪,实在不愿看自己的骨肉相残,你且派岳飞引一队精兵前往应天府迎接构儿。待构儿一到,本皇便立即宣召他为新皇。这些日子,还需劳烦你等这些老兄弟辛劳一些,准备登基之事。”

赵佶神色里露出几分急切之色,李纲看得心头揪紧。原来早前,他已从太医那里得知,如今的赵佶只不过回光返照,还能够活多长的日子,谁也不知,或者有一日赵佶睡着了,就起不来了。

“陛下放心,老臣一定把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

“呵呵。好,你办事,本皇素来放心。”赵佶微微一笑,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说也讽刺,这对君臣近乎斗了半辈子,互相都看不顺眼。

当年赵佶以为李纲,恃才自大,目无君主,蛮横无礼,常在私下骂是老疯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