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改制(2 / 3)

加入书签

姚启圣、洪旭几个人看过后,分析着其中的轻重,一时间不敢开口。

王忠孝最重祖训,他站起拱手喝道:“大将军,忽设新司有违朝廷之法度、不合祖宗之法,不可行!”

对于王忠孝的反对,郑成功早有预料,没有在意,他看着姚启圣、洪旭、林习山等人。

枪杆子出政权!

有了军方的支持,就算王忠孝几个人反对,郑成功都敢强制执行改制。

御史台(都察院)分化为检察院、立法院,

在细分六部职责的同时,郑成功加强了内阁的权利。

虽然郑成功有开府之权,但只有任命自己府下六部的权利,无权任命内阁大学士。

连嘉奖自己的老师钱嫌益,也只能上报永历帝,由他下旨册封。

郑成功继续保持内阁制,只是名称上不再是内阁大学士,而叫内阁大臣。

洪旭和林习山相互看了下,林习山朝着洪旭点了点头。

洪旭、林习山两人忙站起来说道:“末将赞同大将军对兵部的改制!”

郑成功高兴地说道:“好,两位果然不亏是深明大义之人!”

赞同你的就是深明大义之人,那不赞同地呢?

内阁人数也增加了十五人,郑成功自任命为内阁总理。

每个内阁大臣主管一部,工作时,由内阁大臣汇报政务,然后由郑成功决策审配,再将结果送达各部门执行。

制度的改革,总是会让一部分人受益,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为了能让自己的改制顺利执行下去,郑成功派人将姚启圣、洪旭、林习山、卢若腾、曾樱、王忠孝等人请到自己府上。

郑府书房内,郑成功将自己写的改制内容分化给在座的几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