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节 赵葵更喜欢小孟(2 / 2)

加入书签

孟之祥拱手道:“我四叔虽去,我继续赞助这二家书院,还有贾制置(贾似道)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唔,这么说,你一共赞助了四家学校办学,有心了!”赵葵赞叹道。

孟之祥赶快解释道:“在青居城和涪陵的两家学校都是职校,是为了我更方便地赚钱!公安书院和南阳书院则不想我四叔的心血白费。”

“哈哈哈!你不用担心,这是好事!”赵葵看出孟之祥的不安,遂宽他的心道。

不怪孟之祥紧张,早就有人就他办这四所学校(书院)而告到了朝廷那里去,说他在培养个人势力!

赵葵早年随父抗金,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说到底,他与孟之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去除了史嵩之的影响,孟之祥与赵葵接上头后,关系日益升温。

交谈中,赵葵甚至发现自己更喜欢孟之祥一点,赵葵虽未成为进士,但他附庸风雅,工于诗文,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其文言简而意赅,其诗发旷怀雅量于翰墨,诗文不少。

而赵葵的头马吕文德则粗俗无礼,他乃“愚鄙小民,不识字,每佯痴,好无礼士大夫”,吕文德刚被起用为一州之长的时候,不肯祭祀孔子,骂孔子“不曾教我识字”。

哪怕赵葵苦口婆心地教导,吕文德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左耳入右耳出,久而久之,赵葵也只能听之任之,毕竟吕文德也做到了高官的大官,要给他面子。

好在这四所学校采用的教材与与临安府太学、府学和县学的教材一致,不同的是多了职业课程,类似于临安府的算学、书学、医学等专门学校的课程,所以,那些人才告不进去而已。

赵葵管着枢密院,很清楚孟之祥这事儿,因为孟之祥未雨绸缪,往重庆府制司和临安府行在的枢密院报备过相关资料!

“唉!”赵葵微觉心酸,知道武将不易,孟之祥办学的托词是为了他更好地发财,吕文德有意怠慢士人,何尝不是自污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相比之下,孟之祥彬彬有礼,尊重孔子,推崇国学,赵葵了解到孟之祥治下的顺庆府大治,他对于学识方面很上心,除了积极支持县学和州学,鼓励进学,教化人心之外,还建立有“顺庆府职业学校”,开设了文史、建筑、医学、矿业(治炼)、制盐、手工作坊、航运等专业,以及在涪陵建立了“百胜饮食集团附属职业学校”,主要是为百胜饮食集团培养种植、养殖、食品加工、会计等职业的年轻人。

赵葵很有感触地道:“你四叔(孟珙)在公安(湖北公安)、鄂州(湖北武昌)分别兴建公安书院、南阳书院,至淳祐五年建成,南阳书院还请了官家来题匾,书院收容襄、蜀等地的流亡士人,他选择有学问、品行者为山长,全面负责书院的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书院管理体制。

每旬有课,每季有试。同时针对战争环境,在空闲时间则让他们学习骑射,对于现在襄蜀地区文化的维系、学术思想的传播、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于士民(爱国)精神的凝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两座书院是没收官僚田庄建起来的,各建房层六十间,“在公安者即名‘公安书院’,实维寇祠旧址;在鄂州者曰‘南阳书院’,取武侯躬耕之地以名。”

孟珙兴办的两家书院是宋代武将兴学的典范事例,影响不小,蜀中“一门七进士”之一的高斯得称赞道:“虽时相不学,阻格其事,而持之益坚,为之益力,盖庶几乎卫文公敬教劝学、知所先务者,可不谓贤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