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欲换更添香 第84节(2 / 5)

加入书签

片刻后, 尹锦艰难地挤出笑容, “微臣多谢皇上、皇后娘娘的抬举。能留在宫中伴太子长大,是尹家满门的荣幸, 多少人望尘不及。皇恩浩大, 尔雅既是女流,懂得闺范便可, 把留在宫中的机会给她实在浪费。尔澍若有幸能跟随太子读书, 接受鸿儒硕学的教导, 以后玉琢成器, 才能更好地为皇家分忧,为朝廷效劳啊!”

翁斐满意地笑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好,尹锦,你放心,以后朕必定将尔澍培养成学行修明之才。至于尔雅,就依了皇后的,照旧赐予郡君之位。”

宴席上一片哗然。众人在妒羡之余,又不禁纳闷,这王家倒台后,以前与之沾亲带故的尹家不但没有没落,反而荣极京华,实在是令人不解。仅仅只是因为尹家就王家的事情将功折罪了?

尹锦携妻小谢恩后,无意间与霍风对视一眼,很快就移开了。接下来他尽量让自己隐形,不愿再成焦点。如今尹家备受瞩目,被捧得那么高,只怕物极必反啊。

连着过了几日风平浪静的日子,只是最近身子不爽,总是食欲不振。夜里才躺下,突然没预兆地想吃点酸辣口的食物,便掀起丝帐,唤娟欢姑姑进来,“姑姑,今夜我也没吃多少,现在忽然有些饿了,不如去小厨房替我端点糖渍青梅进来吧,哦还有,再做一碗肉面吧,多放些辣子。”

“皇后娘娘谬赞这丫头了。”尹卫氏眉梢间多了一份被肯定的欢喜和自豪。

“听说尹锦大人已经跟皇上请辞要回陇州了。尹少夫人一走,本宫又少了一位可以说话的朋友,还真是不舍啊。”

尹卫氏也颇有些留恋,但仍理性道,“我家夫君进京原是为了学习些官场本事,日后好回去替皇上更好的治理陇州军政。不瞒皇后娘娘说,臣妇刚随夫君来京城时也颇有不适,好容易现在新交了一群可以闲扯说笑的夫人们,实在是不想离开。不过啊,咱毕竟是陕甘地界儿土生土长的人,那里有家业要打理,有父母双亲等着伺候,若乐不思蜀,便是不孝了。”

“尹少夫人说得没错,本宫自是理解。只愿你回京后,咱们两家可别生分了。不然十年八年后,孩子们都该不认识彼此了...尔雅尔澍年长些,已经记事了。就怕我这皇儿还稚小,长大后啊就不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屁颠屁颠地跟在尔雅尔澍身后玩儿的了。”我状似不经意地说笑,却悄然打量起了尹杜氏的表情。

果然,尹卫氏脸上划过一瞬的可惜和不甘。

娟欢姑姑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娘娘您的用膳时间素来规律,食欲正常。近日来却总是肠胃不调,要么食不甘味,要么津津有味。奴婢多嘴问一句,娘娘这个月来月事了吗?”

我思忖了一会儿,“不如明天先悄悄替我把扁樱君请来,谨慎些,就说是例常的问安把脉。”

“嗯好,娘娘您放心。”娟欢应道。

一场暴雨后,躲在乌云里闲眠许久的太阳就将大地炙烤了起来。宫人们都奄奄儿的,唯有葳蕤绿枝里蝉鸣高声依旧。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宴席之上。我坐回了主位,与一旁的翁斐交耳对话。有些宾客无意朝主位上观察,都心下好奇帝后说了什么。所幸没一会儿答案不问自来了。只听皇上夸赞起了尹锦的一对儿女,说兄妹俩聪慧灵秀,不若明年尹锦回陇州后,将尹尔澍留在京中做东宫伴读。

第241章

这话一出, 不同人听到后滋味各不相同。多数人都觉得这是无上的荣耀,很是羡慕嫉妒,可几个敏锐些的权臣却嗅到了一丝事情并不简单的气息。

尹锦一番思忖, 便要出言婉拒。不想此刻我赶在他之前微笑道, “本宫正准备向皇上给尔雅讨个郡君封号,留尔雅在宫中陪太子长大呢, 不曾想皇上另有打算。”

尹卫氏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孩子们尚年幼, 怎么可能舍得让他们独留在京中?她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己丈夫。尹锦取舍两难, 若都推拒了, 在外人看来,就是给脸不要脸, 拂了帝后的面子。可他心里明镜儿似的,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尹锦走可以, 但儿女必须为质, 不留尔雅也得留尔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