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至十六章(1 / 5)

加入书签

为了赚得一点差价,这两个人早上四点钟就摸黑起床,百多里山路上山下岭,坑坑洼洼,山道崎岖多弯,可不是好耍的事情,头一回蹬得脚酸手软,腿弯都磨出了血,这是座椅蹭的,一到地方哪里顾得上收辣椒,人软倒在地上干脆不想起来啦,更别说捎回百多斤辣椒了,然而想起家里头眼巴巴盼望他运回辣椒赚几个钱养家糊口,只得打落牙齿和泪吞,就硬撑着坚持了下来。也奇怪,跑惯了,再苦再累也就熬过来了。辣椒当天下午运回,为防止辣椒挤压烂掉,到家就摊在阴凉地方,第二天一早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俗话讲,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不是被一个穷字逼得走投无路,谁甘心去吃这种苦,后来幸亏进了厂子,才算是真正赶走了难星,生活走上了正途。

十五章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人都是爱逞能的,为了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毛仁打破了脑壳想问题,终于让他发现了砂光组的一个漏洞,那些娘子军砂好了手头的产品,就随手一丢,哪里好放放哪里,这么多人就弄得稀乱的,不好总数,油漆车间来拉料的人常常为此东找西找,耗费时间,嘴里免不了说三道四,领班也常落埋怨。

毛仁发现了新大陆似地,立刻找到领班,郑重地说了这回事,领班很油皮,鸡啄米一般点头不迭,不过他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他认为这个毛仁有点小题大做。毛仁就急了,陈说了种种利弊,领班一下改变了态度,就专门安排砂光组一个检查质量的年轻人专管处理此事,毛仁见这个伙计是南方人,怕他偷奸耍滑,一边给了他一叠工作单,告诉他填写交接,一边嘱托他,“兄弟,认真点,干什么都养成一个好习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整个车间就会大大的规范起来,效益也就能大大的提高,拜托了。”年轻人见他说得郑重,也还卖他的帐,便赌咒发誓下了保证,领班马上找人腾出了一块空地,并向娘子们打了招呼,以后成品都往那儿存放,这下大家都好认门儿了,拉料的女生管婆娘也十分赞赏这一做法,为此好话说了一大箩,很是夸了领班几句。领班就乐得合不拢嘴,云里雾里啦。见了毛仁就重重捶他,“这是你干的好事呀。”毛仁乐呵呵笑着任他捶。

毛仁感觉自己做人也能抬起了头,就得意洋洋在车间到处晃悠,一件小事就把他美的,小样。他看着工人们凑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干得热火朝天,闲得发慌,他转到框架组组装台旁,这里只怕是车间人最集中最热闹的地方,员工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两个主机手一胖一瘦,一人一手抓胶锤一手扶框架,嘭嘭捶打,此处分工明确,主机手专管拼装,几个女工负责运料和往台面上递料,毛仁观了一会礼,脑袋一热,手也痒痒,一把挽了袖口,抓起一把胶锤,也人模狗样玩儿起来,这一圈子多数是湖南人,看着他生涩笨拙的动作,哄地笑了起来。

十四章

说起这个毛亮,在毛家四姐妹里头他是行三,吃的苦却是最多的。读到初中毛亮的心思就野啦,死活不肯读了,正好家里负担重,四个人读书,七张嘴巴嗷嗷叫着要吃,正缺帮手,毛父就留下毛亮在家帮着干农活。

说起来,毛亮真是家里赚钱的一把好手。家里二十多亩水田,插播耕种少了毛亮还真的不行。农忙季节短,也就是十天半个月时间,要抢在入秋前将秧插下去,天天不能歇气,没有一把子狠劲是赶不上时令的。毛亮硬是被逼着练成了一个插秧好手。除此以外,毛亮还有一手绝活,闲时背一根钓竿,赶往村西头背风河湾一坐,一个上午准定可以钓上一铁桶鱼,那时满河满沟都是游鱼,鱼都挤爆了。亏得他坐性极好,相比之下,毛仁就坐不住,他只能打下手帮着哥哥提鱼,往往到了快中午时分,毛母就指派小儿子去提鱼,小儿子干什么都懒,支派不动,唯独喊去提鱼,就乐颠颠地去了。一会儿功夫,就大呼小叫涨红了脸提回来大半桶鱼,把一家人喜翻了天。每当这时,毛母手忙脚乱剖鱼,毛仁就在一边戏鱼,回头鱼滑不溜手肉又嫩,是一家人都爱吃的。这种鱼捉在手里,只要尾巴一摆,就从手里挣脱了。毛仁偏不服气,就捉了放,放了捉,耍得挺开心,不防这种鱼三根硬刺象钢针一样,一不小心就扎了手,痛得他龇牙咧嘴直呼冷气,那种痛都钻到心里头去啦。毛母见了就气得跺足,“你个剁脑壳的,叫你不要玩你偏不信,这下上当了吧,下次再这样,看我不掐得你大腿把子青红紫绿,痛到你告饶为止。”

然而毛仁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痛,见了这回头鱼依然爱得不得了,依然被扎得眼里流泪,把毛母气得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毛母将鱼剖完,总得花上一两个时辰,那黄黄的鱼籽和油腻的内脏是毛仁最喜欢吃的。母亲炒菜时,毛仁就围着锅台转,菜还没有上桌,闻到香味的小儿子已经口水直流,一双鬼爪子洗也不洗,忍不住就伸进了菜碗,五齿扒大抓一把,也不管烫不烫,塞了个满嘴,饿猴一般,结果不是被辣得流出了眼泪,就是舌头上被烫起了水泡,才起锅的菜,能不烫吗。即便是这样,他依然吃了个满嘴流油,不也乐乎。那些一时吃不完的鱼往往被母亲腌了晒干,留着到冬季菜荒时节调济,干鱼炒辣椒,也不失为一道美味。农村那时家家都备有几个菜坛子,腌萝卜腌菜,就是为了对付冬季菜荒形成的习俗,以至后来冬天有大量的大棚菜上市,鲜菜云集,菜早已不成问题了,人们还保持着这个传统。

“毛生管,你行不行呀?”

“废话,和尚不也是人做成的呀,别门缝里瞧人,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呀,再说啦,这又不是造飞机大炮,都把眼晴瞪大了,看老哥我露一手你们瞧瞧。”毛仁口里逗着乐子,手脚实在不敢恭维,怎么也算不上麻溜,只见他拿着个木料笨拙地拼来拼去,刚一斗拢,他抓起胶锤便砸,他发现手中的锤怎么也不听使唤,要么下手重了,木方榫口出现凹痕,要么下手偏了,把料给砸坏了,两位主机手本来有说有笑,存心看他的笑话,看到这般情景,只剩下傻瞪眼的份啦,“看你毛手毛脚的,你就不能轻点慢点,木料损坏多了可不大好交差哩。”

毛仁尴尬地做了个鬼脸,再不敢大意,收拢心思弄了一个,得意洋洋往主机手面前一送,“哥们,考验你的时候到了,瞧瞧。”

主机手不动声色地拿了往台面上固定架里一放,偏了,毛仁不服输,咬牙切齿乒乓嘭嘭又鼓捣出一个,这回还偏,真是岀鬼了,,他双眼一翻,可是有点泄气了,看事容易做事难哪。不知何时,毛仁身边来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忙着给他递料,一不留神,毛仁手肘捣在一个十分柔软的地方,他吓了一跳,不由转头一看,那女人胸前好高的两坨,象似挺拔的山峰,撑得胸衣几欲崩破,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女人娇羞地横了他一眼,面上似笑非笑,两颊早已飞上一片红云。

“对不起对不起,”毛仁连连道歉,旁边的人轰然大笑。

农村依河傍水,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春天三四月间河水泛滥,河水猛涨,此时正是鱼产子的时候,一些年轻人磨拳插掌,就等着捞上一顿鱼,美美地吃上一顿。河西头有一片浅滩,面积开阔,春天河里涨水,大肚鱼下卵都爱往那块浅滩上跑。鱼是很灵醒的东西,它们晓得产卵有危险,往往都是选在凌晨四五点钟左右,天刚刚蒙蒙亮,就赶紧往河边浅滩上草丛里钻,弄起一片水响。鱼下崽和人下崽一样,也是要用力的痛苦的,往往尾巴打得水面啪啪响,要弄好一阵才能将鱼卵一点一点屙出pi眼,这就给人提供了机会。住在河边上的人早摸到了规律,春天一到,只要听见河岸边水哗啦哗啦响,就知道又到了一年捕鱼的好季节啦。

壮实的后生崽和强劳力纷纷拿着竹鸡笼罩子,穿着齐腰深的水裤往浅水边跑,见着水花一罩,只要感觉有东西在撞罩,赶忙压瓷实了,然后扎起袖子,用一只手下去探去捞。有些鱼狡猾,它呆在罩里头不乱动,很易使人产生错觉,以为里面什么也没有,但是最狡猾的鱼也是要呼吸的呀,一些捕鱼老手只要看见水面上在冒气泡,就眉开眼笑知道有戏。往往也有罩着大鱼的,力下得轻了,被大鱼撞翻了罩子跑脱的,就后悔不迭。会罩鱼的往往一个早晨可以罩上小半桶,厉害的还能罩着十几斤的大鱼。说起来这抓罩鱼也是有技巧的,一手压罩,只能用一只手捉鱼。这就要求手上得有把子力气,五指如钳,鱼刚被罩住,免不了会惊慌失措乱窜,力气大得很,笨手笨脚的人怎么也捉不到鱼。那鱼身穿鳞甲,太滑溜啦,灵活人就将鱼捞得乱撞,让鱼自己撞得晕头转向,先消除了它的锐气,待它有进气无出气时,一把掐住了它的腮帮。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它才成了人的下饭菜。毛亮就属于这群人中的佼佼者,一大早风风火火随着一大帮人拿着竹罩出门,往往九十点钟总会提上小半桶鱼欢天喜地地回家。

后来哥哥姐姐相继考上了大学,把父母喜得合不拢嘴,脸上有光呀,乡邻都夸毛家祖坟开了眼啦。想不到喜与忧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你说考上大学本来是天大的好事吧,可开支一下也加大了,就像结婚,本是天大的喜事,可它得用钱去对付呀,没有几万了不得难。那时读大学虽然是公费,但这个来去路费,穿衣吃饭还得自个掏钱,家里穷得叮咚响,到哪里去弄这笔钱给儿女读书呢?这下可愁坏了毛父啦。毛亮就挑起了这副重担,跟着人下河去捞河蚌卖钱。那时一个外地老板专门上门收购河蚌,河蚌几毛钱一斤,连壳带水,一天下来,运气好可以扒个百把两百斤,一天收入几十元,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大钱。乡民们见扒河蚌赚钱,眼馋了,都扎了长长的铁耙子,置了下水库,下到河里扒蚌壳。住在毛家后屋里的一对夫妻常常为缺钱少油怄气,两口子没少拌嘴,自从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捞上了河蚌,两口子就成天乐呵呵有说有笑,家里头也买了录音机,在当时那可是新式武器洋玩意儿。那堂客将这个活把戏成天放得震天响,生怕别个不知道她家里买了新电器,那音量半里路外都听得见,吵得四邻不安,于是招来左邻右舍一顿嘲笑。这捞河蚌的人蜂拥而来,没有一两年功夫,十几里长的河面河蚌就绝迹啦,乡民们只好望河兴叹了。

老天饿不死小家雀,老话讲,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河里的蚌壳捞完了,还有沟沟垅垅田间地头,四处灌溉排水的渠道,那里头藏着宝藏哩。鳝鱼补血又脆口,不知何时成了城里人家和酒席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吃的人多了,价格就一个劲的上扬。于是捕鳝成了农村人一门好副业。人是贪婪的也是机变的,有人就制作出一种竹蠔,这东西一头大一头小,鳝鱼是进的来出不去,就像当年地道战地下掐鬼子的机关,鬼子进来了口袋一收,叫他有来无回。这个放蠔有讲究,一般都是里头放一点蚯蚓或它喜爱吃的猪肝作饵,为了更有效地诱捕鳝鱼,有人还下了血本,拌以一点香料,这种饵投下去,香飘很远,极具杀伤力。一般选在傍晚时分寻找有水草的地方投下去,第二天一早去取,总不会落空,蠔里面或一两条或三五条,运气好,有时里面挤满了,竹蠔里一片白沫。那些鳝鱼收购贩子晓得毛亮常放鳝鱼,一早人还没有归屋,他们就上门收购的来了,每天往往能换个几十元。当然这些钱都是要交公的,家里头开支大,一分钱有一分钱的用处,母亲为了给儿子鼓劲,也适当给点零花钱给他。放鳝鱼最难的是挖饵,为了挖蚯蚓,房前屋后肥一点的大垃圾堆,早已被人翻了一遍又一遍,放鳝鱼最怕挖虫穿针,这两样最是耗时费力,没有一点耐心是干不好这行的。然而别高兴得太早,因为农村经济来源有限,有人看到弄鳝鱼赚钱,就老鼠学皮匠,左邻右舍一窝蜂都上来了,有时一段不长的沟里放上几个竹蠔,哪里有这么多的鳝鱼可放呀,往往放上几天都落空,放不到的就眼红了,就做起了手脚,去偷别人的竹蠔,别人自然会还礼,也收你的竹蠔,弄来弄去就很纠结。所谓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没错,一些人见弄不到几个钱,朝出晚归又辛苦,心思就懒了。只有毛亮日复一日坚持了下来,这一点毛仁打心眼里佩服,三哥真是有耐心。

捕鱼捞蚌壳放鳝鱼都是有季节的,人总有闲下来的时候,家里好几个人读书,都伸手要钱,经济上还是见背。母亲成天琢磨着利用农闲还到哪里去弄点活泛钱。一回一位堂兄到远嫁平江的姐姐家作客,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平江辣椒烂便宜,产出又多,往往沤在地里没人要,白白糟蹋了。相比之下,他们所在湖区辣椒价格却好得出奇。堂兄就吆喝上毛亮,两个一起到平江去贩辣椒,那可是一百多里山路呀,全靠人的一双脚骑着自行车闯天下,那种事现在是想也不敢想。那时是自行车主宰天下,家里能买得起凤凰永久这两种车的人,家境算得上相当不错啦,会被人羡慕得流口水。记得村里流传过一个笑话。村里生南买了一辆自行车,有人见着喜爱得不行,忍不住用手去摸,被生南大声喝止。想摸的人就有意见啦,“这摸一下有什么打紧,真小气。”生南头一昂,脖子一鼓,“这一摸总是在摩擦,不怕把油漆抹去了也怕生锈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