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淮北虎豹(2 / 8)

加入书签

路上,去往同一目的地的人群摩肩接踵。

所到之处,尽是关于昨日比赛的议论,因首日成绩不错,大伙脸上都洋溢着雀跃兴奋。

这种蓬勃朝气,东京城已多年不见。

今日比赛的重头戏是四乘三百米接力,相比其他带有技巧性的项目,这种单纯比拼速度的比赛最简单、却也最具视觉冲击力。

在上万人的呐喊声中,齐国选手由起跑落后、追至并驾齐驱、终在终点线前两三丈的距离反超了身前最后一人,率先撞线

日积月累中,迷信外族武力远超汉人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

这次,能在家门口亲眼目睹自家将士在体力、战斗技能上碾压外族勇士,总归能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上砸开了一道裂纹。

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思考.以个体论我汉儿不差金、夏,缘何屡战屡败呢?

若战败不怨将士,那问题就只能是出在朝堂上!

而刊载于第二版的《关于楚王赛后的几点谈话——体育是各行各业的缩影!》,似乎回答了读者的疑惑。

陈初在后世见过太多类似场景,情绪阈值自然要比旁人高许多。

但整个西校场已陷入癫狂状态,外场百姓欢呼蹦跳,口中无意义的大喊大叫着,声势犹如山崩。

观礼台上,军门武将笑的脸色涨红,兴奋的像猴子一般上蹿下跳,恍如群魔乱舞。

这篇阿瑜亲笔的报道中,以大篇幅描述了淮北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再引申至大齐健儿在运动场上的优异表现,得出一个结论.此时的大齐正走在一条中兴之路上,淮北的现在,就是大齐的未来,运动场上的屡屡夺魁,只是这种大势的浅显表现。

这篇报道的逻辑好像不那么严谨,但阿瑜却用花团锦簇的宏大叙事笔法,为广大百姓描述了一个近在眼前的美好未来。

至于谁是带领大齐走向美好未来、走向新时代的中兴之臣,那还用说么?

除了楚王,不作他想!

阿瑜寅时离开报馆,回到榆林巷睡了两个时辰,起床后像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再次赶往西城校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