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长安纸贵(2 / 3)

加入书签

不是越王的字,也不是蜀王恪的字,夜里写的,是谁的字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

就连不良人都不知道。

武家二娘子武媚之名被世人所知,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女子也可以拜师。

好事者像闻到了腥味的猫一样开始散播谣言,说什么拜师是假,垂涎美色是真,谣言才升起然后就胎死腹中了。

长安的妇人爆发出了恐怖的力量,尤其是那些在宫中见过二囡的贵妇们。

当《水调歌头》传到长安学子之中时,长安的纸竟然真的贵了。

数不清的人开始给远方的亲人去信,信里说了很多思念的话,说了很多长安事,但无论说了多少话,最后他们都会留足空白。

工工整整地把这首《水调歌头》写上,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和自己一起看天空中那一轮明月。

短短三日,上到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会说上那么一两句。

唐人对文化人的崇拜是浸到骨子里面的,是虔诚的,他们在路上见到有字的纸上都会当作宝贝一样收起来,回到家后放到香炉下面压着。

她们在听到谣言的那一刻起就派出了家奴,走时说话了,碰到这些乱嚼舌根子的直接掌嘴,一直打到他们求饶,认错。

师父给弟子传东西,而且这个弟子还是女子。

不是说女子不能拜师,而是她们会把先生请回家教导,像二囡这样光明正大如男子般奉茶,磕头,进祠堂行拜礼的。

在这世间不说独一无二,那也是绝无仅有的。

况且,二囡拜师的还是颜家。

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虽不明白其中深意。

但因为对知识文化的尊重,他们会把自己能记住的一两句奉为经典,牢牢地记在心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自己那没有机会读书识字的子嗣。

平康坊的姑娘们永远是紧跟潮流的,《水调歌头》才传出来,她们就敏锐地发觉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词。

数十个有才学的姑娘聚在一起,开始编曲,开始设计舞蹈,开始让姑娘们排练。

当人人都沉浸在千里共婵娟的时候,好事者已经偷偷地把《水调歌头》写在了国子学的白墙之上,字很好,也陌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