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书生造反(2 / 2)

加入书签

古代没有生造反的事情,不论是从百家争鸣到法家独尊,再从法家到道家,又从道家到儒家,从来就没有生站起来造反。唐人作诗说“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秦始皇一统天下,觉得生可能会胡说八道,可能会造反,于是焚坑儒、杀了一批生,结果最后造反的刘邦、项羽,没有一个是读人,两个一个是最底层的百姓,一个则是楚国大将之后!后世明朝,朱棣造反,他虽然夺得天下但是也是“篡位逆臣”,他的所作所为和儒家思想也背道而驰,但是当时的天下大儒有的自杀、有的隐退,但是却愣是没有一个读人为此造反的。再往后,到现代,某个伟大领袖推行的思想和中国古代全部不同,绝对可以称得上生心中的“大逆不道”了,但是也没有生造反,最后造反的是他的左膀右臂。

所以武栋从来没有怕过大宋朝的那些儒士,他也不觉得天下儒士反对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只要他治下的百姓有饭吃,只要他手下的大将如花荣、林冲等人不造反,那梁山内部就会非常的安稳。

更何况,武栋现在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士,他最近正在思考能不能让天下儒士为他所用。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不错!大都督莫非是如此认为?”李处温也有些兴奋的问道。

“那可不见得!秦之前的天下分裂,七国根本不是一家,七国的国民也不认可秦对自己的统治!隋之前,从两晋到南北朝,因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天下产生了无数的豪族,隋文帝杨坚本来也不过是豪族中的一员,其余的豪族根本不认可他!而当今天下分裂,但是却是因为民族不同!北方是契丹、女真,南方是汉人,但是我汉人数量是契丹、女真的百倍,等到我打下天下之后,定然将南方的汉人迁移往北方,到时候北方的汉人数量远远胜过契丹、女真,契丹、女真即使不服气,又能如何?”武栋冷笑道。

“这……”辽国的这些君臣感觉武栋是歪理邪说,但是却又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一时间都呆在那里。

“大都督你实行秦制,天下的儒士必然不会赞成大都督的作法!到时候,全天下的读人都反对大都督,大都督想要一统天下,那是痴心妄想!”李处温不忿的道。

“儒家反对那也不算什么!中原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始皇帝一统天下,以法治国,其余的诸家可曾站出来反对,他们的反对是否有效果?汉初也不推行儒术,而是以黄老之术治国,可曾有法家的人出来反对,法家的反对是否有用?到汉武帝的时候开始独尊儒术,可曾有一些道家的人出来反对,可曾有天下大乱?唐代的时候,武则天一个女子都成了皇帝,这和儒术相合否?天下的读人不也是安安静静的接受她的统治?”武栋不屑的道。

“自古生不可小瞧。”此刻耶律延禧悄悄说了一句。

“古往今来,可有生造反的事情?”武栋道。

“生造反?”耶律延禧一愣,开始皱眉思索起来,旁边的萧奉先、李处温等人也开始皱眉思索。

“你们不用再想了,还是我告诉你们,古往今来,造反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最低贱的百姓,他们活不下去,没有吃的,所以他们要造反!还有一种则是权臣、豪族,他们的力量太大,几乎超过皇帝,所以他们要造反!从古至今,从来没有生造反的事情。”武栋冷笑道。

古代造反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朱元璋、刘邦、李自成这样的贫苦百姓,他们活不下去,所以他们要造反,他们本来的目的只是想要弄口饭吃,可是到后来他们可能会成为皇帝,也有人会死无葬身之地!还有一种人则是权臣、豪族,如曹操、杨坚、李渊、赵匡胤等等本来都是国家的重臣,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强了,所以他们要造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