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会袁(上)(3 / 3)

加入书签

刘继业对袁世凯的目的已有洞察,此刻表情凝重道:“只听大总统吩咐安排。”

“我打算成立辖区江苏和浙江的长江巡阅使,总揽两省军政权力……思前想后,以你最为合适。”

很明显,浙江目前是同盟会的地盘;刘继业若是接受了,就等于把浙江从同盟会手中抢夺了过去。如此一来,他与同盟会的关系也不可能会有所好转,袁世凯‘分化拉拢’的目的也就得到了。

甚至对于袁世凯而言,最理想的局面是浙江都督陈其美铤而走险,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这样刘继业与同盟会将再无余地可言。而当袁世凯收拾完了同盟会后,携全国之力,还需要担心区区一个长江巡阅使么?

袁世凯背后的目的瞒不过同样在政治上成熟起来的刘继业。问题是,他会如何选择?

“文鹿忠心国事,我是最为了解的。”袁世凯见其表明了态度,心情顿时开朗了一些。

在当前同盟会与袁世凯的角逐中,无论是从实际实力还是国会选举看,掌握东南的刘继业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果说天下势力总分为百,袁世凯占四十、同盟会占二十五的话,那么其余如阎锡山、蔡锷、许崇智等地方督抚各自不过占三五之数,而刘继业掌握二省之地和五万余大军,则可独占十五。

单独而言袁世凯不惧怕任何势力,但是万一各方联合起来,他就难以招架了。

因此分化拉拢成了袁世凯首先要做的事情;在这方面,他可谓炉火纯青手段老道。

也就在一个月前,山西都督阎锡山忽然宣布在晋南成立一个所谓的‘晋南军分府’,掌控晋南十余县。将原山西军政总长也是反袁先锋吴禄贞给踢到了这个位置、调离了山西政治核心后,阎锡山随即就任命了自己的心腹出任军政总长的职务,并欢迎北京中央政府派出民政长入晋。

很明显,反袁的晋燕联军中,阎锡山与吴禄贞发生了较严重的权力斗争;在3月时北洋军曾一度攻至太原城下,阎锡山被迫与北洋军议和并因此促使他与吴禄贞的矛盾激烈化。

此后在北洋军坐镇娘子关的情况下,吴禄贞与阎锡山进行了一系列暗地里的交锋。最终袁世凯向更能够接受的阎锡山伸出了橄榄枝,使得阎锡山在投靠了袁世凯后在争斗中占据了上风。而失败者吴禄贞则被迫被‘放逐’晋南,山西就此被袁世凯基本降伏。

现如今,在刘继业与同盟会之间,袁世凯又要采用他拿手的分化拉拢本事。

“当今国家向文鹿这般忠贞为国之人实在太少了……尤其是浙江都督陈其美,我数次去电邀他入京担任总长,他却三番五次推辞不来。这种一心只有权力和自己地盘的人,最是要不得!”袁世凯恨声了两句,意有所指道:“像陈其美这样的地方都督,应该好好向文鹿学习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