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兄弟相会(3 / 3)

加入书签

“文鹿啊!当初你我在镇江相见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啊!!”

赵声将酒瓶随手扔到包厢的墙角,眼中出现了怀念的情感。

一晃,十年过去了。

“不是镇江,是江阴江苏学政署举办的留日官费生考试。”刘继业笑着纠正。

“然也!余、你、还有右立。”

“如犬养毅之日人政客所以要拉拢中国,是因为当时拉拢中国最符合其利益罢了。因日本尚且弱小,面对西方列强之压力需要有一外援。然而随着日俄战争后,日本已摆脱了外国列强之直接威胁……一旦中国陷入长期内乱中,日人怎可能不借助其地理优势,率先瓜分?扩大关东州?日本陆军一直就叫嚣吞并满蒙!”

“所以文鹿的意思是?”

“中国现在一方面要维持先进和良善之政府,保持革命之热血,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发展工业、增强国力;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务必需要我们小心衡量把握。一旦任何一处使力过度,都有可能打乱平衡,使中国重陷内乱之中。”

赵声轻笑了一下:“袁世凯有魄力、有能力,余与克强和逸仙都认为当前由他担任这个大总统最为合适……然而余三人也都相信最终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只有我们革命党人!不过宋钝初却过于沉迷于政党政治,与逸仙观点多有冲突。”

“两手准备是对的;为了未来国家大事计,我们应当一方面在国会与袁世凯斗争,一方面却时刻准备着武装。”刘继业在言辞中,不经意间已将自己摆在了与赵声同样的立场上。

提及王东,两人忽然又沉默了。

加入光复会的王东,于辛亥革命后随李燮和前往浙江闹革命,并一度在浙江光复前期担任了军政府职务。

然而随后在陈其美暗杀了陶成章并伙同蒋尊簋发动兵变后,李燮和与大量光复会党人被迫下野。王东也离开了职务,转入地下,并由此对同盟会的态度极为仇视,甚至因此,也断了与同盟会高层的赵声的书信往来。

人,无论什么样的身份地位,终归都有着太多的无奈事了。

果不其然,赵声点头赞同道:“确是如此,多方准备才能稳妥。”

“若北京生变,伯先兄在中央,冷遹在湖北、焦达峰在湖南、克强在广东、我在江苏和安徽,同时响应必能成事!”

身为同盟会如今顶层领袖之一,又亲自指挥了湖北的一系列战役,赵声看问题的眼光和角度已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深知同盟会需要拉拢作为第三方势力的刘继业的必要性,在此刻刘继业已表露出了明显善意后,他也就顺水推舟地‘一笑泯恩仇’了。

当天晚上,刘继业与赵声就在北京的胡同内喝起了酒。

不管白天有多少政治算盘、两人之间曾有多少隔阂,三杯白酒下肚后,这一切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