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退役(3 / 4)

加入书签

一个坐在靠门床铺上的青年不经意间地将目光从书本中挪开,咋一看到来者的模样后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又仔细确认了一下后,差点从床上掉下来!

“……诸、诸位!社长到!!”

来者正是社社长刘继业。

屋内所有人都放下了眼前的活儿,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跳了起来,朝门口唰唰敬礼。

“社长……大人!”

在来之前,张栋已从蒋方震手中拿到了任务指示,要求他到这里接受短期‘培训’,然后将入陆军小学或者陆军中学从事教学。

清末新政的军事改革不光设立了新军,还学习日本设置了一套近代的军事教育系统: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大学三层构造。其中张栋等人要去的地方,陆军小学则类似后世的预科学校,学制三年,每所学堂定额为90名至300名不等,年龄为15岁至18岁之间(武备学堂挑选的可在20岁以下)。

全国各省陆军小学堂大多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间开办,其中直隶陆军小学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已开办,还有个别省份如广西陆军小学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才开办。而江苏陆军小学则于1904年由武备学堂改建而成。

江苏陆军小学校在本省内招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健壮、年15岁至16岁的青少年,学制三年。学习课程分为以伦理、数学、博物、语文为主的学科以及射击、队列等军事科两类,以学科为主,同时进行军事训练。

陆军小学的毕业生将入学制为二年的陆军中学继续深造,或者少部分也会选择入新军担任棚目、哨长之类的低级军官。

“社长同志好!”

虽然命令写的清楚,团体要求自己去陆军小学当教习,但是张栋却不理解这一命令的逻辑。为何社长要派我们这些精英离开部队,去教一些毛都没长齐的孩子?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随着陆陆续续又有不少‘退役’军官加入他们,张栋的这一疑问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1910年11月29日。

张栋等人一如往常地被限制在院子里,无所事事之余要么聊天要么看书,倒是与同住屋檐下的二十名同志都熟络了起来。渐渐的,他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他们所有人似乎都是对国家主义理论知识较为精通的人。

这天中午,张栋正在与一个前第四十六标的队副聊起之前的对抗性演练时,一个高大身影出现在门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