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以钢为纲(2 / 3)

加入书签

汉阳制铁厂终于正式生产,中国钢产量因此从年产六万吨骤然升至年十万吨,本应是一件好事。

然而汉阳制铁厂的投产,却无形中给三联集团造出了个竞争对手来。由于当前中国铁路主要干线集中在湖北,(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原本三联集团43%的产量都是卖往湖北的。汉阳一投产,凭借其在湖北深厚的关系和地头蛇的地位,1910年1月份时三联集团在湖北的市场份额顿时减少了近一半、销量一下子减少了三分之一。

虽然有金陵制造局购买了六千吨钢材,但是相比损失却是杯水车薪。

也是不巧,美国梅隆银行代表正好在这个时候抵达中国。

刘继业听完张謇的问题,二人已经来到客厅坐下,仆人也送上了红酒和果盘。

刘继业随手拿起一颗草莓吃下,侧身问道:“那位托马斯?米尔先生哪怕看了我们最新一季的财务报表,还是对三联集团的发展没有信心吗?”

“他还是认为三联集团过于依赖两江官场的支持,好像没了金陵制造局的订单、没了各处铁路的订单,三联制铁厂就根本办不下去似的!”

张謇的语气中,三分是抱怨,还有七分却是无奈。

当初1906年三联集团成立,在马鞍山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调试,采用了淮南以及江西萍乡的煤矿,在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后,第一炉钢水终于在1908年3月底出炉。随即,1908年5月正式开始投产大批量生产钢材。

由于赶上了铁路建设的大**,再加上有着张謇等人名贯中西的信誉和两江总督端方的支持,三联制钢厂刚刚生产了第一批一千六百吨钢轨便被大量订单给淹没。

当前每吨钢国际市场价为四十二块大洋,而三联集团的成本为三十八块,以略高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售出,也还是有些利润。因此至1909年年末,三联集团以前后近六百万银元的投资,如今坐拥资产达七百四十七万银元,马鞍山制铁厂有员工七千人、大小厂房十二间、能够年产生铁五万八千吨、精钢三万二千吨。半年利润由于端方给予的五年免税政策而达到了十二万银元。

虽然重工业回报率远不如大生纱厂、顺丰面粉厂等轻工业,但是一开始能盈利却已殊为难得了。尤其是与浪费了五百多万银子却只产出不到万吨废钢,几乎完全失败的汉阳钢铁厂对比,更是成绩斐然。

原本三联制钢厂情形一片大好,正在修建的京汉铁路、粤汉铁路、沪宁铁路支线都纷纷使用了三联钢材,销量本不成问题。正是有着这样的自信,张謇等人才会听从刘继业建议从美国试图引进外资,扩大生产。

然而就在三联集团准备卯足劲,大干一场时,湖北那边汉阳制铁厂在经过盛宣怀数年的改制,前后投入近千万银元的投资后,终于也在1909年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钢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