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已见曙光(3 / 3)

加入书签

关启平待王光照说完后,也主动介绍了第三十三标内士兵之间革命小组的情况;虽参与的人数不及第三十四标之多,但也颇为活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二十三混成协中,只是相比之下人数更少一些。

刘继业鼓励之余,也再次强调众人注意保密工作;对外的文化课不能留下任何纸张、对内的补习课所有的敏感内容都只能口授、涉及革命的宣传材料全部编号登记,由丁鸿飞负责保管,凡是使用后必须在期限内完整交还,确保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流到外面去。

像临起义前却让清廷有了准备这种事情,是无论如何也要尽力避免的。

丁鸿飞也觉得这事情对自己的兴趣,便一口接下了。

张孝准想了想,提出了意见:“我觉得将来革命后,第十七协将要与第二十三混成协并肩合作……是不是找个时间办一个协同作战出来?”

“闰农这个意见好!”刘继业听后觉得很对,赞同道:“虽然第二十三混成协被我经手了一年多,几个主要岗位的军官也被同志们占据,但是基层还是不足。让两个协多加合作,可以提高战斗力和彼此的熟悉度……这样,这个演练最好还是混编;比如第三十四标与第四十六标对抗第三十三标与第四十五标,大家觉得呢?”

众人自无异议,刘继业还未开口,作为首倡者的张孝准便主动出来愿意负责此项事务。

又有一些执行委提出建议,其中以王光照最有价值:

“革命将至,已见曙光,我们也必须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了……像文鹿所讲的内容,单单是我等执行委员熟记于心是不顶用的,还需要把它散步到全社内。因此我认为各分社的补习班需要现在就开始逐步增加关于革命的内容……而针对普通官兵的文化课的宣传力度也应该要加强,宣传的内容也可以更加深入一些……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响应我们。”

“而且,最近我们第三十四标已经出现了不少自发的国家主义研究小组,经过文化课长期的影响,许多士兵自愿地加入这些小组,讨论、研究国家主义的内容。”

“哦?”刘继业眉毛一挑,很感兴趣。

王光照继续道:“每个这样的小组都有相关队官级别隐晦的指正,引导他们往我们文学社的正确思想上靠拢。因此这些国家主义小组大体上都符合我们的思路,而且有不少小组的核心人物也是我们文学社的社员,算是外围组织。”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并不遵从国家主义的排满组织出现,他们闭口不提国家主义的主张,而是只讲种族革命……不过这类小组没多少吸引力,而且也有宪兵重点监视,根本不成气候……估计在第三十四标的人数不超过五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