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北上会段(3 / 3)

加入书签

而文学社想要发展壮大,在初期就尤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敌人和朋友。所谓柿子挑软的捏,北洋势力在其衰弱之前最适合的角色就是盟友而非敌人。

因此想与北洋多搞好关系,刘继业除了尽量与袁世凯保持一致之外,还需要在北洋的体系内寻找一个暂时的靠山。从这点看,段祺瑞就是个很适合的人选了。

两方都抱着亲近的想法,自然能够走得很近。待一场酒席吃完,刘继业已对段祺瑞称兄道弟了。

段祺瑞甚至热情地让刘继业直接住在自家院里,以示亲近。在待人处事方面,段祺瑞倒是确实得了几分袁世凯的真传,几个手段玩下来、又是推心置腹,让刘继业亦觉得非常受用。若非他本人早已有了基业、又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野心,说不准就会被段祺瑞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了。

刘继业在段祺瑞家待了两个晚上,在第三天下午,忠于等来了河南袁世凯的消息。

不过段祺瑞也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与革命党有联系,当然也是在袁世凯默许的情况下。因此或许对方确能知道更多东西?

不过……若是袁世凯真能成为大总统,对于他段祺瑞也是极有好处的……

段祺瑞没有当场表态,而是将刘继业请入了别院休息,自己找了两个心腹幕僚商量了很久,最后也没能拿出个办法出来,只能听从了其中一个幕僚的建议,将刘继业提出的策略直接电报给袁世凯,同时附上自己的顾忌,最终由袁世凯来做决断。

毕竟段祺瑞并未经历多少战事、又长期担任军校校长,性格上少了些担当和决断。

袁世凯隐居的河南彰德府私宅内安装有电报,其中一条线路便是链接江北段祺瑞,因此沟通自然非常方便。

袁世凯原则上接受刘继业的想法。等机会恰当的时候,会派杨度来宁商讨具体事务。

见袁世凯居然接受了刘继业的想法,段祺瑞对其更加看重了几分,临别的时候还送了一副玛瑙做的围棋黑白棋子,也是一份很珍贵的大礼了。

晚上与段祺瑞在清江浦码头上道别,刘继业所乘坐的船只当晚出发,两天后便从抵达了江宁下关码头。

段祺瑞在下午派了电报过去后,便宴请刘继业吃晚饭。虽然段祺瑞最后觉得刘继业的策略风险很大自己无法完全赞同,却并不妨碍他欣赏刘继业这个人,因此在酒席中对其多加笼络。

毕竟段祺瑞作为北洋系中仅次于袁世凯的大佬,与冯国璋与王士珍等人也隐隐有着竞争关系,他对于培养自己的班底也是很看重的。既然刘继业表现出了一定的才能、性格也不差、作为混成协协统又有身份和实力、而且还颇得袁世凯的看重,段祺瑞自然希望能够结个善缘。

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

而刘继业亦希望能够在北洋体系内找到能够倚靠的人,对于段祺瑞或多或少展露出来拉拢的意思自然不会拒绝。

有一句话刘继业并没有跟段祺瑞讲,那就是在不久将来出现的大乱中,除了他所提及的那些势力之外,还有自己的文学社。穿越八年以来的经验和认知,结合后世的知识,刘继业已知道在未来革命后袁世凯所掌控的北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中国一股巨大的势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