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运河北上(1 / 3)

加入书签

1906年9月18日

由于贯穿江苏的津浦铁路刚刚完成设计图纸尚未开工,因此从江宁前往河南彰德的路程只能一半水路一半车马;先是从江宁出发乘船沿京杭大运河至黄河边上,转换成车马后再从黄河进入河南境内,在黄河北岸下船,坐车前往豫省最北端的彰德府(即今安阳)。

前后多次中转,耗时颇长。

清晨街道上空寂,只有刘继业一行的马蹄声响起。在前往码头的路上,刘继业与自己的亲随聊着天,言辞和善。

“义君,此次北上幸苦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运河北上

出发前的时间里,刘继业难得地抽出大量的时间与家人温存,尤其是好好陪伴肚子已渐渐大起来的青子,小两口乃至一大家子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感觉。

不过长房之外的族内却对刘继业没什么好话:觉得其离经叛道者有、觉得其没有人情者有、羡慕嫉妒恨者有,就连私底下咒其发生不好事情的人都大有人在!

毕竟在处理面粉厂的蛀虫事件时,刘继业的态度和处理手段太过强硬、太过军人样子,虽然一时震慑住了众人,也让面粉厂的效率得以提高,但是反过来也得罪了不少族人,失掉了不少族内的人心……可谓有利有弊吧。

其实私底下后来刘继业亦有在考虑自己的处理手法,觉得还是有待提高。

距离刘继业一个马头,一个穿着新军军装的少年诚惶诚恐道:“随标统北上是属下的荣幸,怎能说幸苦!”

不过好在家内还是和谐,父亲刘寿昌也顶住了族内的压力、当然,刘继业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等同三品的地位也起到了作用。

而在家的这短暂的时间里,或许是接触多了的缘故,刘继业与他的同父异母弟刘继世的关系也恢复了亲近。小孩本就心地善良,也算从小一并长大的,客服一开始的生疏感后很快就熟络起来,不时拉着他哥哥讲述军队的故事,言辞中表露出对参军很是崇拜的样子。

也是,随着近几年江宁愈发的现代化,电灯、海报、西洋马车、洋商、洋装的大规模出现,刘继业身上的西式新军军服也从一开始的奇装异服变成了如今令人羡慕的身份标识,意味着国人心理上和审美上的逐渐变化,缓慢地向西化靠近。

住家的期间,刘继业也多次前去拜访徐绍桢,并私下里托关系约了端方府里的管家吃饭,送上一份礼物、从侧面打听一些总督大人的爱好、习惯等等。

也就是在此期间,9月3日北京终于传出了轰动全国的消息!慈禧太后在仔细阅读了出洋考察五大臣所编写的报告,经过长期权衡之后,终于正式宣布预备立宪了!然而由袁世凯主导的官制改革由于对满清亲贵不利,遭到大量满清贵胄的反对。慈禧太后心存顾忌,最终还是选择了由满清新贵铁良、醇亲王载沣等满清亲贵提出的,对满族官员更为有利的官制改革方案,没有设立责任内阁而是维持军机处,只是在枝节方面做了点调整,如将原本的六部改成十一部、并取消满汉尚书之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