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排满复汉(3 / 3)

加入书签

要么成为最终因为现实而背叛自己理想之人,要么成为教科书中慨然赴义的悲剧英雄。以你的秉性,后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者。

而自己呢?

下定了决心加入到清末的政治斗争中去,是甘愿做一个死后受人敬仰的失败者,还是一个腹黑如墨、不择手段玩弄权术之人?

理想呢?除了在乱世中保护自己,自己还有理想吗?自己能否像赵毓声这样的革命者,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去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不能,现在还不能。

满人之新政、满人之立宪。赵毓声的这番话让刘继业有所触动……或许穿越后他所接触的社会环境过于片面,没有将全局考虑进去;如此多的如赵毓声这般家境良好、有着远大前程的青年却选择走上革命道路,必然有其原因!或许……

历史书中关于满清统治阶层顽固不愿分权的记载浮现脑海中,赵毓声的言论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或许,就如历史书中记载,这就是满清立宪最终失败的原因吧!

不过刘继业还需要更多的情报来分析佐证、更多的时间来详细思考。

刘继业不再说话,他看了看已经激动起来的赵毓声,温声道:“伯先莫急,革命之最终目的,就是为民众谋福利,此言然否?”

见对方点了点头,遂继续道:“既然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众之生活,救国救民,则只要能够救国救民就是正道。而伯先认为唯有革命方能救国救民,此言有其道理。然而如何革命、革命成功之政体、如何避免革命后国家陷入分裂最后反而被列强瓜分了?”

敢于为革命而殉道者刘继业非常敬佩,并且在一些观点上与他们也很相近,但是自己的性格却无法使自己能够为了某种目标搭上自己的全部。本质上说,自己其实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在生命、财产安全无忧的时候,会为了高尚的目的去贡献一份力量,但是在却也绝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可是就算是这样,在与真正的革命者交往时,感受到他们注定短暂却必然点燃世界的生命,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有时想来这样的生命,哪怕短暂,却也是充实、有意义的。

酒喝多了,头也晕晕的。记忆似乎模糊起来,在昏倒前,刘继业还勉强记得赵毓声说出了这句话:“余其实在今年年初便曾与安徽柏文蔚等志士于江宁组建强国会,谋求排满复汉……在日本也有相交的同志,等到了日本就与你引荐哈哈……”

“革命,唯有联络志士、宣传主义,让全国四万万人民一起来推翻,用暴力颠覆腐朽之满清政权!而余等革命者不贪权不贪财,革命事成便隐身而退,甘心让位于有德有才者,一同振兴中华!至于采用哪个政体,西洋之鉴就在眼前;民主、立宪、共和!唯有革命这剂猛药方能唤醒国民。”

又是革命者的一番言论,一个抛头颅洒热血甘为理想奋斗终身之人……

可是现实却不是理想,历史上多少少年时立志为理想献身之人,当他面临社会、政治上最阴暗一面时;要么选择同流合污,要么被淘汰。世界上无数的暴君、独、裁者大都曾是热血青年,也都曾经想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生命去完成某种神圣的使命。

成功者最终蝉变为暴君,失败者……就是失败了。

眼前的赵毓声,这个英姿勃发的青年,当你毅然投身大革命的浪潮中时,你的结果就已注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