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练兵(下)(3 / 4)

加入书签

水师是郑家军的依仗,对水兵的选择训练,比步兵还要严格。

水兵的选拔条件是必须熟悉水性,惯于海上生活,能耐风涛颠簸之苦。

选拔水兵时,郑成功下令士兵全部下海,在海水中手拿大刀或统枪,游水进退,水只能淹到腰部,不能齐胸。这要求水兵不仅会游泳,而且还要很好的游泳技术,能掌握踏水等技巧,或者不得入选。

幸好水师当中更多的是郑芝龙时的老兵,他们以漳、泉、潮、惠等沿海一带人居多,水性精湛,能轻易达标入选。

郑芝龙之前没有亏待过他们,郑成功更不会亏待他们,他们的身体条件算是在郑家军里面最好的。

士兵们也可以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变化。这样既可以赢得时间,同时也可以发挥出军队整体的最大能量。

当然阵型也是有缺点的,就是呆板。

一是战场上出现了意外变数,士卒们在军法的震慑下,不敢主动作出变动。

二是阵型是士卒通过预先设定的站位、走位、跑位来让军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战斗力,可一旦敌将看通了这个阵型,派出手下兵马强行杀入阵中,阻碍了阵型的运转,那样可就让军队产生混乱,敌人趁势一攻,就可能会一败涂地了。

不过就算缺点这样明显,但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不然千百年就不会有这么多名将元帅们热衷于让手下将士们练习阵型了。如其是对于既能很好地运用阵型发挥作用,同时又能根据实际、意外等情况,迅速做出变动的名将。就像是多多益善的韩信、善用八卦阵的诸葛亮等。

而且水师的大部分官兵是老将老兵,他们自然有丰富的海上生活和战斗经验。对于水师当中水兵的训练,在维持一定训练量下,只是让他们多上船熟悉阵型,以及再多点海上操纵火炮的经验,提高命中率。

说道火炮,郑成功就是一阵恼火。

未来战争的主流是**,这个郑成功知道。

但问题是郑成功附身前学的是经济学,也就懂一些最基本的理科知识。

圆阵、方形阵、一字阵等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阵型。

在这基础上根据实际以及自己兵种的配合上,历史上很多名将元帅创造出加强版的阵型,比如著名的八门金锁阵、八卦阵、鸳鸯三才阵等。

郑成功设立的是五军五镇多兵种配合制度,因此让步兵练习的是五枚梅花阵。这个阵偏向于防守,外设四个圆阵,阵眼为梅心的方形阵。

几个月训练下来,郑成功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士兵个个昂首挺胸站立,持枪握刀的样子到是颇为威武雄壮。郑成功欣慰地想着这大军拉到战场见过血,应该也算强兵了。

训练步兵的同时,郑成功也没有忘记水师的训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