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军制(3 / 3)

加入书签

而军法官不同,他等于剥夺了主帅执行军纪的权力,如果真派遣下去,怕是军中人人都要担心自己的军纪了。

对于令个个将士都讨厌的法官,很多将令自然反对。

郑功成坐在主位,怒威地看各位将军,道:“大明就是因为军令松弛、武备不修、将士贪生怕死才会让清军有机会猖狂,夺我汉人江山。现在你们是不是还想让历史重演,甘愿做满清奴才。如果是的话,可以马上滚去投靠满清鞑子,我绝不阻拦。”

看到郑成功威严刚毅的样子,知道国姓爷是下定了决定了,根本就由不得他们反对。

若是拒绝的话,只怕在国姓爷面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日后怕是难得重用了。

同时他制定了“杀掳大敌中敌赏格”,规定每次战役结束后,主将都要召集将士进行分析总结,公开议定官兵功罪,赏功罚过,奖惩严明。

为了防范旧的士卒将大明军队军令松弛的坏毛病带到郑家军里面。

郑成功制定并公布《出军严禁条令》,严禁**掳掠、杀伤抢夺、盗窃强占等,如果违反者不论贵贱,重则斩,轻则仗三十,大小将领从重处罚。

同时郑成功还在军中还设有类似军令官的人员,统称为执法部门。

每军设首席大法官一名,大法官五名员,各卫都设法官。由首席大法官统管大小法官,行军作战随同都督、游击将军一起出征,负责军纪等工作。

于是众将脸色虽然不好看,但却无人敢站出来反对。

看到气氛紧张了,郑成功露出个笑脸来说:“诸将也不用疑心,我设立军纪法官也是为各位好。各位军中袍泽众多,多少与之生死与共。若是各位稍加留情便让军纪执法不严,必然有不公之处。若是毫不留情亦会让犯法之人对你等心生厌恨。我将军纪法官派驻到各位军中,就是想让各位不用再为军纪判罚而烦恼,可以安心打仗。至于那些个军士怨言就如我来承担。而且我也知道大家也是有妻儿老小,要养活一家大小不容易。因此我觉得是时候该提升一下大家的军饷了,今日起都督一职月响加升一千两、游击将军一职加深六百两、卫指挥一职加四百两,千户一职加三百两。大家觉的可好?”

一手棒子,一手萝卜,郑成功都将话讲到这个份上,诸将等人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说道,“末将必当遵从军纪!”

法官主抓军纪,只是现在郑家军刚建立,很多组织还没有完善,有时这些军法官们也要兼职参谋、情报的职责。

他们名义上附属于各镇,但实际直接听令于郑成功,不受各军都督等控制,而且大法官配有一百名的宪兵、法官配有五十名宪兵,除了要执行军法,同时也保护法官们的安危。

遇到重大军机这些法官更是可以随时上报郑成功,除了要严格执行军纪外,对都督、将军还起着监督作用。

郑成功决定派法官,不再派遣监军令饿很多将士都感到不舒服。

监军虽然讨厌,毕竟全军只有一两个人,除了对主帅,大将有些影响外,几分不接触下级官兵。

如果主帅,大将想克扣军饷之类的,太监监军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