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又见杜张(2 / 3)

加入书签

张旭与杜甫连道客气后,一饮而尽,杜甫暗中打量了一番李隆基,心中隐隐感到此人绝不简单,而张旭却没有注意,只觉得李隆基有些碍事,妨碍他与杨云枫叙旧,不过碍于李隆基是杨云枫的朋友,也只好勉强坐着。

杨云枫将张旭与杜甫二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已经明白了二人的心思,想及刚才他二人谈及明日的殿试,立刻道:“伯高兄,子美兄,你二人是来长安参见殿试的?”

杜甫微微点了点头,握着酒杯,眼睛却落在李隆基的身份,沉默不语,而张旭却哈哈一笑道:“说是来殿试也可,不试也可,伯高本来对做官也就无甚意思,不过是陪子美兄前来罢了,若是能混上一官半职就权当是捡来的,若是空手而回,也没什么好失望的,其实伯高以为,当官还如果做百姓,乐的逍遥自在,倒是子美兄,背负家族名声……”说到这里,微微一叹。

李隆基听在耳内,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打量了一番张旭与杜甫后,端着酒杯自饮一杯,却听杨云枫道:“伯高兄此言差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我寒窗十年所为何?”

李隆基这时看向杨云枫,赞道:“好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云枫真是妙语连珠啊!”

杨云枫见那说话之人,正是自己在洛阳之时结识的张旭与杜甫,只见二人此刻正站在酒楼下,张旭神情舒坦,满脸笑意,而杜甫则是愁容满脸,杨云枫听及张旭刚才对杜甫的话,知道二人定然已经高中了洛阳的会试,如今来长安是参加殿试的,这张旭似乎对于殿试一事根本无动于衷,而杜甫却耿耿于怀。

杨云枫面露喜色,立刻冲着楼下叫道:“伯高兄,子美兄!”

楼下的张旭、杜甫二人闻言皆抬头看来,张旭一见是杨云枫,立刻笑道:“云枫兄,想煞伯高矣!”说着见杨云枫身旁还站着一人,气度非凡,心中顿时一凛。

杜甫抬头看到杨云枫,脸上的愁容也减退不少,微微一笑,连忙拱手道:“云枫兄!”

李隆基这时见杨云枫遇到了熟识之人,脸上微微一笑,立刻对杨云枫道:“原来是云枫你的旧识?方才听他二人在说殿试一事,看来是在会试中的佼佼者了,不妨为朕引荐一下如何?”

张旭瞥了一眼李隆基,面露不喜之色,这时对杨云枫道:“云枫兄现在已经是朝廷命官,自然如此说了,不过我以为还是做百姓好,升官发财与我张伯高无缘!”

李隆基这时淡声道:“张先生此言差矣,当官不一定为发财,为官者应该立品为上,私利为小,大义为先,这才是为官之道,这也是读书人学之所用,将一生才学贡献给朝廷,贡献给天下百姓,百岁之后亦能千秋留名,岂不是美事一桩?”

张旭冷冷一笑,看了李隆基,不再说话,杨云枫这时连忙对张旭道:“伯高兄,李三爷所言极是,为官可以为百姓做更多事,你我都是男儿之身,理应挑起国家兴亡的重任,建立一番功业。”

张旭这时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自饮一杯后,这才对杨云枫道:“天下官场自古一般黑暗,即便伯高有救世之心,也是有心无力,不如沉沦市井之中,醉看人间百态!”

杨云枫本觉得在李隆基面前叫其他朋友,有些失态,不想李隆基却是如此说来,心中顿时一喜,暗道:“若是向李隆基引荐张旭与杜甫,说不定李隆基爱才,破格提拔也说不定!”

杨云枫想至此,立刻对李隆基拱手道:“是!”说着随即跑下楼去,拉着张旭与杜甫二人的手,笑道:“二位仁兄,真是想煞小弟了!来,今我兄弟三人长安重逢,定然要痛饮千杯……哦,对了,楼上还有一位贵宾,想要结识二位仁兄,来,云枫为二位引荐……“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张旭与杜甫上了二楼。

张旭与杜甫刚登上二楼,就感觉不妥,这酒楼之上竟空置无人,只有一座,而那杨云枫口中的贵客一脸的贵气,就连身边站着的无须男子都觉得有些特别,心中顿时一动,张旭与杜甫在来长安之时,已经听过了一些杨云枫的事迹,暗中猜想此人应该是什么达官贵人。

杨云枫没注意二人,连忙走到李隆基身旁,为三人引荐了一番,却未透露李隆基的身份,只说是李三爷,而李隆基听杨云枫介绍杜甫与张旭之后,立刻露出了一丝的惊羡之色,笑道:“原来是扬名天下的杜子美与张伯高,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二位请坐!”

张旭与杜甫连忙道谢坐到一边,李隆基让高力士给众人斟酒之后,笑道:“杜子美的一首《醉八仙》,道出了我开元一朝的八大才子,而伯高兄在元宵节为杨云枫书写的《水调歌头》狂草一书,更是震惊寰宇,今日李某能一次见到二位高才,真是荣幸之至啊!来,李某敬二位一杯薄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