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正义之枪3(1 / 2)

加入书签

当然了,这里边应该还有不少数典忘祖的棒子和湾湾,在老百姓眼里,这些人比正牌的日侨还要可恶,这个情况和21世纪其实也差不多,去过这几个地方你就会发现,对咱们的友好度一般都是鬼子>棒子>湾湾这样,当然这也只是王跃自己的感受。

之后一段时间,王跃始终保持着一个月最少一百万支手枪和一百万枚手榴弹的散布力度,一直坚持到了对日战争结束的那一,至于最后到底扔了多少武器到敌后,又或者有多少武器最后被老百姓藏了起来,王跃也是一点数也没樱

因为这货后来不仅仅是让赛义德自己造枪,还让他收购了大量巴铁老乡们的枪,甚至一些无良的南亚同行还造出了三美元的竞品,逼得王跃不得不含泪又收了一千万支,没办法,实在是太香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战后几十年,几乎没有一个基层警察不骂王跃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手枪,就问你怕不怕?当然了,这样让那些横行乡里的官匪恶霸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基层矛盾得以缓解,恶性案件减少,甚至直接导致了十年后国家不得不彻底放开枪禁。

而日军呢,都快哭了有木有,一开始是,严禁士兵们单独离开军营,后来是配合伪军行动不得少于一个分队的士兵,再后来,在华北的很多地区,少于一个队的部队干脆就不敢离开县城好不好。

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民众自发收复城市的情况,让日军不得不终日活在恐惧之中,即便是成规模的鬼子也不敢轻易地欺负老百姓,因为你永远拿不准那些被逼急聊老百姓会不会给你来一下子,单打一手枪还好,若是扔出一颗手榴弹就真的是麻烦了。特别是那种只有一个半个分队鬼子驻扎的村镇有时候一颗手榴弹下去就可能会瘫痪好不好?

解释一下,鬼子的分队就是步兵班,一般都是由一名分队长,两个四人步枪组,一个四人机枪组构成,极少数的时候分队会加强一个四人掷弹筒组,不过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前线,在沦陷区,鬼子的步兵分队很多时候都是缩编的,很多时候就是七八个鬼子加上一挺缴获的机枪,没办法,鬼子也穷啊。

对鬼子兵的袭击还能是相对缓和的,毕竟老百姓也不傻,一般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会和鬼子同归于尽,就王跃提供的那玩意,想要干死鬼子的同时还全身而湍机会太低了,可鬼子不好打,不代表别人不好打啊。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日侨,这些人看着像是平民,却也都是为鬼子部队服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比起多少还有点军纪约束的鬼子部队,这些个日侨更加的可恶,嗯,不是可恶,是丧心病狂,做的坏事是只比鬼子部队多,不比鬼子部队少。

这些人很多时候也随身带着武器,大都是些手枪,太刀,匕首之类的,也都敢动手,可他们战斗力不行啊,也就能吓唬吓唬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真的对上了有武器的人,那就不行了。

所以在王跃散布了大量武器后,对日侨的袭击就开始呈指数上扬,仅仅是1940年十二月,能统计出来的日侨死伤数字就在两万人左右,这还只是统计出来的数字,照着鬼子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的尿性,这个数字怕是不会低于五万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