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狂飙突进8(1 / 3)

加入书签

这一仗牺牲了三十一团营长周舫,独立营营长张威。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负重伤,用担架抬着行军,在敌军追击、部队仓促奔走的混乱中不幸牺牲。这使得本来就缺干部的红四军雪上加霜。

摆脱追兵,部队日夜行军,但祸不单行。平顶坳、崇仙圩、圳下、瑞金,红四军四地四战,结果四战四败。

在平顶坳,向导把路带错,与追兵发生触碰,造成损失。

最危险的是圳下之战,红四军军部险遭覆灭。

当夜军部驻圳下,前卫三十一团驻圳下以东,后卫二十八团驻圳下以西。第二天早上林彪带领后卫率先开拔了,没有通知军部,当时军部失去了后卫还不知道。警卫军部的特务营也未及时发现敌情。敌人进入圳下时,陈毅、毛泽覃还没有吃完早饭,谭震林、江华也正在喝糯米酒酿,晚睡晚起的毛泽东则还未起床。

56.精谋善战枭将林彪经历过怎样的失败

林彪在早年指挥作战时,吃过两次很大的亏,这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著名战将也有过“兵败如山倒”的时候。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这时林彪刚刚担任二十八团的团长,下山初战便首先歼敌一营,突破封锁线,随后不费一枪一弹占领江西大余。

但部队很快便在小胜后露出破绽。

在大余,红四军前委在城内天主教堂召开连以上干部会,确定二十八团担任警戒,军部、三十一团、特务营和独立营在城内及近郊开展群众工作。林彪领受了任务后,带领二十八团进入警戒位置,分片包干,各负责一段。林彪既没有组织营连以上干部看地形,也没有研究出现复杂情况下的协同配合,最为致命的是忽略了这是一个没有党组织、没有群众斗争基础的地方,敌人来的时候,是没有人向红军报信的。

枪声一响,毛泽东醒来,敌人的先头分队已越过了他的住房。

那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后来消灭800万蒋介石军队建立新中国的共产党领袖们,差一点儿就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包了饺子。

林彪在总结经验的时候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对他所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这一次他一个也没有做到。

所以出事了。

赣敌李文彬旅悄悄逼近了大余城。攻势是突然发起的。因为突然,所以猛烈。二十八团在城东的警戒阵地迅速被突破。“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林彪就是这样成了“机会主义者”,这无疑是幽默地总结自己惨痛的经验与教训。部队急速后撤,城内一片惊乱。后来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江华回忆说,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兵败如山倒”。

那是一种失去控制的混乱。时任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秘书长的陈毅正在街上向群众分发财物,城北街区已经出现了敌军。他连忙后撤,在城边才追上后退的军部。所谓军部,也只剩下毛泽东和少数机关人员。毛泽东要林彪反击,林彪犹豫不决。部队已经退下来,不好掌握了。毛泽东大声说:“撤下来也要拉回去!”陈毅也说:“主力要坚决顶住敌人!”林彪带身边的少数人冲杀回去,把敌人的攻势挡住一阵,才勉强把撤退的人收拢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