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双面神神庙(2 / 3)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庄园公民的负担,就只有兵役和田税了。

而且,先汗伯颜帖木儿当年确立祭祀的时候,接受了众人的提议,建造了一座神庙,供奉神祖罗慕路斯·成吉努斯。

由于对这边的复合神不太理解,在造像的时候,他们采纳了郭盖的建议,模仿“黄帝四面”,雕刻一个双面神像,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个神像,体现了紫帐汗国的两个文明元素,以及文化上的双面性:一面是战争,另一面也是战争。

塞尔维亚的农夫,负担非常重。按照当地的,级别最高、负担最轻的领民,也要每年给领主提供一百多天的劳役地租,还不算其他的赋税徭役之类——而这已经是杜尚大王把各种私设的离谱地租,进行规范化之后的结果了。在当时的东欧,都属于值得称赞的。

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的“军府士兵”,根本没有条件去进行训练。

罗马军事顾问们建议,要么干脆直接放弃这个打算,反正现在塞尔维亚骑士阶层的战斗力也不错,够用了;要么就降低领民的负担,别想着再捞更多了。不可能二者都满足的。

他们说,在紫帐汗国的各军府,就没有领主的地租,因为庄园的地就不是租来的。

人头税也不存在,因为这玩意儿就是他们当初,给军户买装备的那些“凑份子钱”,属于兵役大体系的一部分。

后来汗廷有了钱,这些装备不需要自己凑了,但庄园公民也从军户服役变成了人人服役。武库只能提供长兵、甲胄之类,很多小玩意儿还得自己买,所以也就没有再另行征收。

另一个大头,教会税,也不存在。实际上,汗廷始终没能理解,为什么不去烧香的时候,还得给庙里香火钱。

其他地方的教会,承担了教化和管理基层民众的义务,所以确实需要经费支持。但在紫帐汗国,教育和基层管理,都是汗廷自己组织人去做的。因此,这里的教会也没有税收特权。

相反,在汗廷意识里,教会这东西应该是捞钱用的。尤其是控制了君士坦丁堡的牧首之后,汗廷借助正教教会的权威,经常派人到控制区外出差,四处表演神术,试图号召外国教友捐钱。

可惜,正教的影响范围实在太小,至今也没能提供足够的收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