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味同嚼蜡的军神(2 / 6)

加入书签

而最终的晚年也依然算是顺风顺水:

贞观十一年改封卫国公,恩宠备至。

十四年李靖妻子去世,这个老人伤心欲绝,二凤出于安慰和表彰老将军的想法,仿照卫霍旧事,将李靖的陵墓修成了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的形状,以彰显战绩。

十七年时二凤感怀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逐渐凋零,令阎立本在凌烟阁绘二十四位功臣,李靖列第八,位于尉迟敬德之后。

十八年二凤亲征高句丽,出发前问李靖去不去,李靖说陛下你等等我病快好了,一定带我一个。

从大江到大漠,从山地到高原,从攻城到追击,全战全胜。

与卫霍同时代的西方有另一位军事奇才,即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凯撒。

这位无冕之王在泽拉之战击败对手后,向元老院送了一封著名的捷报:

我来,我见,我征服。

简短的话语同样可以作为李靖生涯战役的最好注解。

但二凤寻思老将军都七十多了,还是好好养着吧。

不过这段故事在《隋唐嘉话》中记载的是李靖不愿意去,二凤笑眯眯说:

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吓得七十三岁的李靖健步如飞,求着要一起去。

出击,灭敌,灭国。

简简单单的三步走,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将领在其中转圜碰壁不得其要领。

生涯几战全是速胜,没有拉力赛式的后勤比拼,没有等待对手犯错的长期对峙,也没有兵行险着的绝世一赌。

也正是依靠这种相当健康且没有空耗国力的战法,初唐才能一边灭国一边恢复民生两不耽误。

有人说绝世名将的作用就是加快历史的进程,李靖无疑将这份工作完成的相当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