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节 土地之争(2 / 3)

加入书签

但要是转包,都是些小户人家,收起来费劲,陈寨这边,也根本没人足以打理。

这个庄主和管事,就是家里的一些家奴,塞过来放这儿成了大财主,产出却极少,还大片土地荒着,这不是办法,陈天一在东夏读书,对待产业带有东夏的观点,不是我握在手里就行,而是砍掉不善的,争持能赚钱的,眼下呢,因为官钱反复变动,土地价格最热,往常十余两一亩地,现在价格是两倍以上,而肥沃的,能飙升到三十两上下,这就是出地的好时候,他就力主去卖。

朱汶汶其实并不同意。朱氏有今天,那是得益于与东夏的贸易,与三分堂之间关系,但眼下贸易大受影响,三分堂垮了,收益自然会往土地上偏移,所以哪怕土地是在空着,她也不想转手,只想争持,但陈天一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些地方太远了,山高皇帝远,家奴们不善打理亦不是办法,不如趁地价高,转卖一二,回过身,等地价下来,再在近处拿地,便于家族打理,便于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

其中几个边县的产业,事情太小,她只让师爷关注一下,帮天一一下。

其实在她看来,与其说土地经营不善,不如说是手里缺人,无人可用……这是不争的事实,门阀底蕴不够。

不,这是我们辛辛苦苦,辛勤劳作,四处征战开垦换来的。之所以从保郡回来,是钱又可以用了,应该拿来换些东西。之所以回来,还有一个原因,不久前买了几十亩地,眼看要开春了,得最好准备,与此同时,陈寨有一部分土地要出卖,李虎也想出手把它拿下。陈寨这些年都在扩张,之所以叫陈寨,是他们来的时候,不少人是押着来的,军队结寨看押……好在他们的东主管束有方,渐渐的,就与当地人差不多了,还接纳了很多的当地人。要说名声不好,就在这两年,地太多,根本种不完,拉不来人种,就在买卖人口,大概是到了今年,真的是地太多,种不过来,就划拉了几大块在卖。

李虎志在必得,来中原,种出高产的农田是他的一个心愿。

过年的时候,得到了田晏风的教诲,他突然一下逆转过来,阿爸给自己的一个难题,其实就是让自己改变对靖康百姓的看法的,这世上的百姓烙得有印吗?没有。如果说东夏在备州的力量不足,却非要自己设法解决难题,能够逆转夺回北平原的话,就是要让自己把备州的百姓一视同仁。

要让备州的百姓一视同仁,就是要正经对待他们。

种地,将东夏高产的种地手段教给他们,造福他们,不就是一种办法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虎跑回来得飞快。

这地他想拿,别人也想拿,杨令公是一边卖地,一边也又想拿,卖地是种不过来,但是价高才会卖,想拿陈寨的地,那是想趁便宜抄持在手里……除了他,县里的官吏也在着手,经历了几次钱业变动,他们没有觉得比买地更保险的事情了,将手里收刮的民脂民膏转化为耕地,这是势在必行,连县老爷都动心了,在让陈武帮他打听。若不是陈武打招呼,李虎又怎么知道呢?

陈寨的地,是陈天一跑来要卖的。

这不是缺钱。

最近长月那边三分堂的消息,他们家有路子提前知道,手里的债务其实已经还清,还略有盈余,及时银票一放,有惊无险。而这次卖地,纯粹属于经营不善,大片土地荒芜,佃户,庄奴种不过来,据说这县里还出了个叫李虎的,开石场又要加雇人手,虽然可以减租,将地转包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