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94节(3 / 5)

加入书签

波涛浪涌响在耳际,大船在不远处扬帆,来来回回的船铃声响,加上不同的旗语,让整个码头喧哗无比。

“姓名!”招工的文书看人来了, 提起了笔。

“叶、叶安。”年轻人低声道。

“文书看了没有,去辽东开荒,去两年,去就给十贯安家费, 会书文、木工之类的活可以加钱,包吃包住,每年可以买便宜船票回来一次,多的就得自己正价买,不给报销, 明白了么?”那文书大声问他。

年轻人神色沉重:“明白了。”

“陈堡主,周老四找你了。”一名伶俐少年从旁边冒出,精神炯炯地道,“他是想让你去用温度计,你忙的话,可以让我去做。”

陈行舟轻蔑地呵了一声:“不必!”

然后小心地打开腰间一方锦盒,从中拿出一根有手臂长的琉璃柱,把玩了一下后,将其放回盒中,捧起盒子,淡定道:“走吧。”

这可是小公子念他种田辛苦,专门给他找来的奇珍,听说为了制作这个东西,公子亲自指挥,花了好几天,砸了无数柱子,才有那么一件成品。

其中的银柱,会随着冷热起伏,非常准确地显示出一日两日的区别。

于是对方记了他的名字,给他一张凭证:“这是契书, 给你一天的时间,回去安排一下, 不想来可以反悔,明天上船, 到时银货两清。”

年轻人仔细地看了契书的文字, 小心地收起来, 道了声谢, 踩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

而招工文书则大声道:“下一位!”

叫叶安的年轻人心事重重地走在街上, 经过了正因为超载而在铁路上翻了货箱、正在哀求路管少罚点钱的商户,经过了正在卖蒸饼和蔬菜的早市,又经过了宽阔而热闹的广场,再经过送水的大车,被拉水车的驴撞了个满怀。

在赶车人一番道歉后,他来到了一处小巷,看到屋主正在和嫂嫂吵闹,不由一惊,快步走了上去。

小公子还说要专门给种稻的老农用——小公子真是太单纯了,这种重宝,放在老农手里,那就是招灾之物,不用两三天,必然不是被偷,就是被抢,还是由他随身携带更安全。

进了他手里的东西,除了小公子,没人可以拿走!

第123章 刻苦学习

四月, 已是春末,渤海的浮冰早已化尽, 南北之间的贸易又繁盛起来。

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衣着破旧,怯生生地走向了那码头的招工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