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离开(3 / 3)

加入书签

傍晚小包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飞奔进“小粮仓”,这是他重新给杂物间起的名子。当他看到堆得冒尖的粮食时,激动得身子都有些发抖了。

“娘啊,咱们一年都不用挨饿了。”说完抱紧娘亲的腰,娘俩拥抱了好久。

家里的房子也快开工了,江又梅几天前就已经开始画图,到时让江大富全权负责洽谈和监工。无论前世的装房子还是今生的建房子,都是件令人高兴又痛苦的事情。既为美好的新生活欢欣鼓舞,又为怎样才能使房子达到最理想的程度而劳心劳力和纠结。

正看着图纸纠结到底果园该大些还是池塘该大些时,听见院门响了。打开门,竟是青华县兰韵阁的女掌柜来了。

^^^^^^^^^^^^^^^^^^^^^^^^^^^^

谭老汉一听就冷静下来,一个月五百文,一年就能有六两银子,跟自己佃田差不多,而且是旱涝保收。这种方式对他家来说要好得多。

这世上会上这样的好事?他还不大相信,“林娘子不是说笑话吧。”

“是真的,这几亩田我不想种油菜了,想种冬小麦。所以,等下个月我把种子给你们,你们这段时间就把田侍弄好。从明天开始算,一个月发一次工钱。”江又梅说着从荷包里拿出二百五十文来,“第一个月我先预付一半的钱,下个月再付另一半的钱。”

送走欢天喜地的谭老汉父子后,江又梅看着满屋的粮食很是开心,这就叫家有余粮心头不慌。

和谭老汉这种合作方式也是和小包子商量过了的。江又梅想着自己可以挑一些好的麦种和稻种用清泉水泡,育秧也自己弄,说不定真能弄个优质大米或小麦出来。现在的农人好像播麦种前是不用水泡的,而她知道前世提倡麦种用盐水泡一天一夜,这样可以大大增产,何况她还是用清泉水泡。

感谢我喜欢的作者千年书一桐的打赏

谭老汉又名谭老实,一家是逃荒的外来户,家里五个牛高马大的儿子,前面三个儿子每人又生了两至三个儿子,一家人能干也能吃。虽然佃了江又梅家的五亩水田,又佃了十亩山地,但仍然穷得吃了上顿愁下顿,想再节余点钱加盖两间草房为剩下的两个儿子娶媳妇都难。

这没儿子不好,但儿子太多了也不见得好。

这家人穷是穷了点,但憨厚善良,每年交租既准时又足量,没有因为他们是弱小的孤儿寡母就有所欺瞒或拖延。而且,家里人也比较团结,没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也不会走东家窜西家的翻事非。

江又梅喜欢跟这样的人家合作,不仅五亩田会找他们家,可能以后还会有些事找他们。

麦种江又梅已经在县里买好了,到时把麦种处理完交给谭家点种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