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开口(3 / 5)

加入书签

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这个时候已经在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准备离京。

马祥麟与张凤仪对视,张凤仪上前,道“娘,我与夫君想留在京城。”

马祥麟有些拘谨的看着秦良玉,他对这位母亲,心里都是敬畏。

秦良玉毕竟六十多了,虽然看似矍铄,但在京城这么高强度的开议,着实有些吃不消,她看着马祥麟与张凤仪,道:“你们打算留在京城?准备做什么?”

马祥麟现在的职位是副总兵,并没有一直跟着秦良玉,而是在大明各处征战,跟随了不少总兵,他的履历,丰富的吓人。甚至是张凤仪也是,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多数时间都在军营之中。

朱栩几乎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表情认真。一个国家的逐渐没落到更朝换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吏体系的整体腐化,以至于不可挽救。

历史上的明末时期,从崇祯初到南明最后,能臣干吏多不可数,为什么就不能延续大明?原因之一就是官吏整体的腐朽了,面对庞大的腐化的官僚大山,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毕自严这道奏本,从入仕到致仕,完整一套都有了详细规划,其中很多是毕自严,或者说大明有识之士想做的事情,能等到今天,很多人都是大为开心,得偿所愿,对未来有更多的憧憬。

自然,里面还有不少朱栩的私货。

这道奏本,朱栩看了大约一个时辰,然后拿起笔,拿过纸条,在上面写他的批语。

秦良玉倒是没有严管儿子儿媳的意思,只是有些不放心。她在京城不足半个月,但深知朝廷的水深。

张凤仪对秦良玉也是敬畏有加,道:“娘,我与夫君打算先去军院待一年。”

秦良玉神色微怔,打量两人一眼,道:“是不是有人招揽过你们?”

这样的奏本,往往都会在内阁与乾清宫之间走好几次,代表着皇帝与外廷的‘交锋’。在过去,多半是外廷胜,在现在,多半是朱栩胜。

等批完了,朱栩看着,还是有些意犹未尽,总觉得有些话没有写透,却不能在笔下表达,需要面对面商讨。

“得尽快去内阁了。”朱栩自语,因为近来一系列的事情,朱栩已经很久没有去内阁的班房了。

朱栩合上奏本,拿起下一个。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抱着手,低垂着眼帘,仿佛睡着了一般。这是他的‘工作’状态,对一切表示出‘漠然’之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