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严厉的五条(3 / 4)

加入书签

都是文言文,里面不少东西很是些晦涩,可以多种解释,理解,想要弄明白,需要细细揣度,哪怕朱栩都有些吃力,想要分辨清楚内到底是哪一种态度。

毕自严等人看着朱栩皱眉,心头涌起不安。

朱栩看了好一阵子,看明白了大概,内对‘新政’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似乎是打定主意,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他们的既定计划,不给各地巡抚争辩的机会。

朱栩放下这道奏本,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目光闪动。

对于内,他是寄予厚望,推动‘新政’不能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内担起大梁来。现在的内,还是没有达到他要求的程度,权威不够,能力也有限。

内监搬来五个椅子,毕自严等人谢恩,在朱栩对面坐下。

朱栩坐在他的小书桌内,道:“这么晚来见朕,是有结果了?”

毕自严起身,上前将一道奏本递给朱栩,道:“回皇上,内已经与诸位进京的巡抚等达成一致,今年以及未来三年的‘新政’计划已经定下,请皇上过目。”

这道奏本是以‘大奏本’形式写的,寻常三道奏本大小,五道奏本的厚度。

朱栩接过来,一边打开一边道:“先说说大议的具体安排。”

‘或许,舅舅,周应秋必须要尽早入了。’

毕自严的目光看向孙传庭,孙传庭起身,还不等说话,朱栩就压了压手,道:“坐着说,今后不管是在内班房,还是乾清宫,都坐着说,说吧。”

孙传庭微怔,只得坐回去,道:“是。臣等计划是,各级官员依次入场,在皇上入场后,先行国歌礼,继而皇上,内辅臣,六部尚书等宣誓,接着由臣来主持。第一项议程,由毕老宣读‘新政’计划,参加大议的所有人按照东西南北中分为五个组,再次进行商议,拾遗补缺。然后是,六部尚书,督政院,大理寺,皇家钱庄等的主官依次讲读他们的计划,由五个组再次商讨,最后定案,由朝报明发天下,大议就此结束。”

朱栩微微点头,这基本上是沿着他的思路。

这算是第一次正式的议会,虽然还很粗糙,只是一个‘发布命令’的过程,但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

朱栩看着内拟定的奏本,格式还是‘士农工商’四大分类,然后下面再有细分,洋洋洒洒万言,从体制改革,农业规划,到经济大略几乎无所不包,相当的宏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