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少掌门(3 / 4)

加入书签

倪匡愕然,笑道:“去,还买卫斯理呢?这部小说,我卖了三十次还是五十次电影改编,反正我都不记得了!次次赚钱,想要一次买,没有三五千万,哪能卖掉这个大金矿?”

张少杰笑道:“这又太贵了点。现在《明报》版权投资业务,属于小打小闹的实验阶段,购买版权,以数量为先!先廉价买一顶数量的版权,等到那些版权中,有一部分,能够商业开发成功,并且影视、漫画、动漫公司,熟悉了和我们合作,那时候才有底气买更值钱的版权!”

《明报》集团的总资产,也不过是几亿港元,而一年能赚个3000万已经很难得。而买断卫斯理系列这种光是出版就赚几千万,影视改编授权又卖了五六百万港元的大作,还是买不起的。

“其实啊,我说!少掌门,你的《大唐双龙传》才最值钱呢,怎么不卖给明报集团,充实明报的版权库呢?”倪匡调侃道。

倪匡是金庸的好友,自然是知道,金庸赠送张少杰明报集团15%的股份,并且有意培养张少杰做明报集团下一任的掌门人的消息了!

尽管倪匡的科幻被无数人抨击,根本不严谨,也不符合科学常识,毫无科幻小说应该有的科学姓、严谨姓。但是并不影响倪匡的科幻小说大行其道,倪匡的书一经出版就能卖二三十万本以上。而且,倪匡小说戏剧姓很强,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也能够大获成功。

《六指琴魔》这部早期倪匡的武侠代表作,其实在65年的时候,就第一次改编成为了电影。后来到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也多次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

林青霞、惠英红等等各大当红的电影明星,后来都演过《六只琴魔》,票房上也是相当受到欢迎。

可以说,倪匡的武侠作品中,除了《独臂刀》之外,《六指琴魔》应该是最经典的一部武侠作品了!

张少杰电话联系倪匡,倪匡也是明报的老人了,以前《武侠与历史》编辑部就是倪匡建立起来的,当年他做过很长时间的主编,其中古龙是被倪匡从台湾请到香港发表小说。后来,倪匡又介绍古龙到邵氏电影公司当编剧,古龙能够发达,倪匡对他也是帮助颇大。

张少杰笑了笑:“就和买不起你的卫斯理一样,《明报》现在的现金流,是买不起《大唐双龙传》的!此外,老师的14部小说,也开出价格了,一部5000万,14部7个亿!将来如果有机会,可能将全部的版权卖给《明报》!”

明报此时的价值大约有3亿港元,将品牌价值未来发展前景考虑进去,现在大约能够给出5个亿的估值,就不错了。

而金庸14部小说的商业价值,估值7个亿港元,确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哪怕是金庸已经很多年不写小说了。但是每年这14部书,每年一再出版依然能够给金庸来带200万港元稿费。

加上金庸小说,影视改编、游戏动漫等等产业的利益。现在金庸的版权,一年大约能带给他300万港元的收益。

如果全面开发金庸小说的版权价值,游戏、漫画、动漫、电影、电视剧全版权运营,每年至少能够获得3亿元营业收入,以及不低于3000万港元的利润!

除此之外,黄沾曾在一份杂志上写黄色荤段子,那年头报社的编辑记者只有几百上千的月薪,而黄沾写文居然能有8000港元的月薪,黄沾不免吹嘘。倪匡直接就说:“8000用黄沾,实在太便宜了,我都会用他!”由此可见,当年倪匡在《明报》确实地位不凡,无论是引进古龙,还是想要以8000月薪高价请黄沾,他都是能够做主的。

虽然,现在倪匡专业写作,已经不在《明报》集团任职。不过,对于《武侠与历史》他曾经过了十多年主编的杂志,还有有感情的,便笑着回复张少杰:“《六指琴魔》你要就卖给你了,1万怎么样?”

张少杰笑道:“一万买《六指琴魔》实在便宜,十万吧!”

倪匡也不以为意,在《六指琴魔》版权协议上签字道:“以后《六指琴魔》无论是做成电影,影视剧,还是什么漫画、动漫、游戏的,一概和我倪匡无关了。哈,以前出版卖过一次,65年拍电影又卖过一次,没有想到,现在就彻底卖掉了,以后《六指琴魔》终于不能再卖了!”

“本来,还要找您买卫斯理什么的,不过”张少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