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小人物杨亚春(二)(1 / 3)

加入书签

“哒!哒!哒……”

“轰!轰!轰……”

山上一连的人明显是火力全开,为了能震慑住敌人,防止敌人攻上来,同时也为即将做出的反击做准备,连手榴弹都使用上了……也不管扔不扔得到对方身前,反正这爆炸声是绝对能让敌人胆寒不前。

而在山下,二连的人也开始匍匐前进。

一排四个班齐头并进,每个班的小组都是梯次状:班长所在的那一组打头,副班长所在的那一组居中,后面的那一组都是班里的老兵指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战斗班。四个战斗班就组成了一个战斗排。

二排和三排为左右两翼,四排殿后,一排居中当前锋。

原本四排和一排一前一后当前锋,让鸽子山那一百多人在后……这是因为考虑到,一来,鸽子山的人马没打过硬仗,免得不习惯;二来,他们毕竟还是土匪,而土匪出了名的只会打顺风仗,稍稍遇到点阻力就习惯性的撒腿开溜。如此一来,以为不影响士气,自然要把他们排在后面,想的就是一旦一排和四排跟小鬼子开始白刃战,绞杀在一起的话,鸽子山的人马会受到士气鼓舞而积极参战。

可是,让人不解的是,鸽子山的大当家李靖,居然要求跟在一排后面,而且是强烈要求这么做,要不是考虑到自己这边人马的习性不习惯于战场上的硬仗,他甚至都要求替一排打头阵了。用他的话说“咱们绿林好汉都不是孬种,这种杀鬼子建功的事,是能流芳百世的,咱们不上谁上?谁要敢给老子丢人现眼,老子认识你,老子的枪可不认识你!”

虽然好奇于他为何突然转性,主动不当滑头而当英雄,可是,见他说的如此豪气冲天,自然要满足他的心愿……当然,这是战场,没有任何人情可讲。既然你主动请缨要当中锋,那么,四排就会在你们后面监督着,要是敢战场逃跑,那就别怪四排的枪口不认人了……当然,这个意思大家都懂,只是没有说出来。

一般来说,带一的队伍都是同等当中资格老,战斗力强的精锐。杨亚春所在的一排一班,自然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是在最前面,当尖刀使的。

(采访过的老红军都说,影视作品中所谓的人海战术,就是呼啦啦地一片集团冲锋,也许是处于艺术处理的需要,但在真正的现代战斗中根本不会出现,最少他们没见过……八路军总结前人和在战斗中莫搜出来的经验,制定了‘三三制’班组突击战术。起源于抗日战争,成熟于国共内战,大量用于抗美援朝战争。通俗点说,就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具体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索‘三三制战术’。)

这个时候,大家的默契,战术上的配合,就是平时训练的成果检验了:一听到命令,根本就不用班长来具体分配,大家就主动的找到自己训练时配合默契的战友。

杨亚春所在的这一组是两个老兵带他一个新人:一位是副班长杨平,另一个是身材高大的黄英。

当青龙山上传来了号声——行动开始。

“砰!砰!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