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码头(2 / 5)

加入书签

一个年轻的码头装卸工人看到之后兴奋地说:“哎呀,船来了,来了,船来了……”

这是一个长近三十米,宽五米,配有铁壳码头趸船和钢引桥,伸入航道的钢筋混凝土引桥码头。

到了傍晚,李垣用过了一些茶点后才从澡堂子里出来。

他先是到了昨天路过的那户人家的大门口,从门槛下将接头用的半枚铜钱取出来揣在身上,然后直奔原来的旅社而去。

这时,又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码头装卸工人说:“嗯,没错,就是跟你闹着玩儿呢。有时候,给锦森印刷厂干活确实比平时多赚一点,但这也得看运气。人家侯管事可不是每批货都亲自来码头盯着的。”

要不是另一个码头装卸工人今天家里有事来不了,他今晚还碰到这样的“好事儿”。

趁着赵旭天带人去楼下追捕的时候,李垣从容不迫地从另一个空着的房间里走了出来,趁乱离开了旅社。

在最靠近运河的一端,十几个码头装卸工人正坐在地上聊着天,雾太大,十几步以外全是一片朦胧。好在他们几个围坐一圈,距离并不是很远,勉强能看清对方的相貌。

紧接着是“呜——呜——”的鸣笛声响,伴随着“突突突”的轮机轰鸣声。

虽然路有点远,但他没有叫黄包车,他不想多一个人知道他的行踪。

离开旅社之后,李垣判断中国特工已经从自己在旅社上的登记资料获悉自己是从上海来的,猜测他们应该会在

行李都留在了房间里,不过皮箱里只是几件换洗的衣物而已,没有任何的价值。

他在脑海里反复地把自己的计划过了几遍,一直到了晚上十点多,这才在周围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中渐渐睡去。

“他们跟你闹着玩儿呢,别搭理他们!”

之所以没有想着在夜里逃走,主要是他并不是很确定外面有没有对方布置的暗哨。

这里距离临城南边几个大的货栈很近,因此里面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车老板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