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浅评三国演义89(2 / 2)

加入书签

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驱去。

至北掖门,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

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

5、李傕、郭祀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骨肉,先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罗贯中写出了,董卓祸国殃民,天怒人怨。废帝迁都、民怨沸腾、老天示警、死不悔改。这就是天做孽,犹尚可;人做孽,不可活。董卓乱世之奸雄也。

4、董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吼,掣断辔头。

卓问李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

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

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

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侵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仗,两头各书一“口”字。

卓问肃曰:“此道人何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