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03节(1 / 5)

加入书签

嗯,这样的话,与宰鸭场的关系不能断,最好能多联系几家宰鸭厂提前做准备。

不过现在嘛,还是先把自己要穿的羽绒服先做出来。

为了保证羽绒有质量,在清洗晾晒之后,刘欣雨又将这些鸭绒放在蒸屉时进行了高温消毒,然后暴晒最后烘干。

虽然条件有限,但是能用上的基本都用上了,经过处理的鸭绒质量几乎可以与辛雨时期的鸭绒媲美了。

经过几个晚上的努力,第一件羽绒服终于完工了。

包子的味道确实不错,皮薄馅多,食材十分新鲜。

可惜的是几十年以后,包子的用材没现在这第新鲜,做馅的肉用的都是冷冻肉,口味不尽人意,价格却高得吓人。

一笼八个包子最便宜的也要九十二,最贵的三鲜包一个就是三十五,一笼三鲜包的价格达到了二百八,实在有些离谱。

从津市回来,刘欣雨就开始缝制羽绒衣。

大概是看到了收益,宰鸭场开始积极收集鸭绒,前几天主动打电话联系刘欣雨,每个月可以提供两斤鸭绒,问刘欣雨要不要?

外形款式与盛华出品目前正在热卖的棉袍有些相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也有多大的差别,最多就是面料不一样。

考虑到京城冬天的气温比较低,加之宰鸭场能给刘欣雨提供更多的鸭绒,因此这件羽绒服的充绒量将近三百五十克。

这个充绒量已经属于高端羽绒服充绒量的顶配。

虽然充绒量达到三百五十克,整件大衣的重量却差不多只有棉袍的一半,保暖性却远超棉袍。

刘欣雨穿上羽绒服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对这件羽绒服十分满意。

只要鸭绒符合她的要求,刘欣雨当然来者不拒,不过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鸭绒需要进行清洗并晒干,经过清洗和晒干的鸭绒每斤加价五元,并提供清洗和晾晒的方法。

有了鸭绒,可以给家人每人做一件羽绒服,还可以给自己做一床羽绒被,刘欣雨越想越兴奋,兴奋之后却又头疼不已。

让刘欣雨头疼依然是面料,她没有那么多的布票采购面料。

有过一次教训,存折上又有了一万多,现在刘欣雨倒不是那么着急赚钱了。

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收益,刘欣雨暂时并不打算把羽绒服、羽绒被的制作转让出去,不如等两年,等到私人可以办厂的时候,让陈招娣办个厂子自己生产羽绒服、羽绒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