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猎杀潜航 一(2 / 4)

加入书签

话说非洲小国做事的效率真不是一般的慢啊。从中国成套拆来的工厂设备,仅用了几个月就安装完成。这要是在中国的话,当年就能顺利投产。但在肯国,之前因为一系列的动荡折腾,导致到了现在,才勉强把所有工厂运转起来。真要是照着杨浩明面上宣布的投资额去计算。其盈利前景实在令人悲观。

不过他也根本不在乎就是了,反正这些工厂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整套投影到乙位面的中国去,供那里的勤奋中国工人操作学习,开创一个全新的工业时代。

因为两边同时开工,非洲这边是极少数中国技术人员外加滥竽充数的本地黑人,不可避免隔三差五的要出问题;乙位面的中国新手工人学徒们,操作过程中免不了磕磕绊绊,这必然会导致生产设备的耗损加剧。两面叠加起来的话,必然导致运行故障频频,生产效率低下。

好处是,本世界的人也因此而绝对想象不到,问题其实是另一个时空的人搞出来的。充其量,中国技术员们辛苦一些,前前后后的忙活修补而已。

即使是如此糟糕的工业体系,却也将之前一片空白的肯国硬生生推向了非洲有数的“工业大国”。其外来投资和gdp连年急速攀升,工业产值在总量里占有的比例翻番。因为中国资本的跟进涌入,导致其国内投资和旅游收入激增,很是为09年上台执政的新领导班子脸上增光添彩。

毫无疑问,近在咫尺的法国人不会甘心落后,同样扩张力十足的俄国人也绝对不会坐看自己被甩开。而在大西洋的另一侧,即将走出孤立主义的美国,凭着其世界第一的强大工业和财力,也将在这一场造舰竞争的盛会中展露头角。

相较之下,杨浩那扣扣索索的后面四条战列舰计划,便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当然,如果算上另外四条超级战列舰的话,却要另当别论---那纯粹是发疯的伟大计划,要实现还遥遥无期。

总起来说,目前中国海军拥有的水面舰艇力量,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以当前之力在第一岛链内称王称霸那没问题,冲出去,却还远远不够。

除了二十条主力舰之外,驱逐舰的数量就没法计算了。总之将来这些两三千吨的小家伙极可能是要唱主角的,把自己的身影遍布中国近海和整个南太平洋是必然。

相对于全员一千五六百,一动就要耗费巨大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只需要百十号人就能操作运转的驱逐舰,更适合当今中国海军缺人的现状。

别看这些小国的首脑智慧一般,他们却也清楚谁才是对他们有用的人。毫无疑问,一力促成这一切的杨浩,就成了他们绝对不可触怒的禁忌存在。

只不过,只有三座双联装5吋炮的火力,显然不是那么保险。而为了节省船员全部使用大功率柴油机,也导致了航速的不足。当然,目前27节的航速比起列强主力舰并不算慢。可人总得有点余量不是?倘若换成蒸汽轮机的话。那才能发挥出35节傲视一切的身姿。

杨浩对此也早有考量。在几经周折之后,他设立在非洲的秘密武器研究所,也终于慢腾腾的鼓捣出一款勉强够用的鱼雷!保证从今往后,所有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不必再拖着空空如也的多联装鱼雷管四处乱窜。

与鱼雷一起到手的,还有一条原苏联r级、中国仿造升级版的033型潜艇,在神通广大的军火贩子四处搜刮之下,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给弄了过来!

本世界,非洲肯国。时间已经走到2011年的夏初。

位于肯国沿海的中华工业园,如今已经扩展成为了一个占地上百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从海岸的造船厂和码头,到新修一条铁路一直往内陆伸展的两侧,密密麻麻如棋盘分割开来的各种工厂,此时已经全部进入竣工投产的阶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