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弱肉强食(3 / 5)

加入书签

孔子又说:“什么叫做起步于原来本质,成长于习性,成功于命运?”

这个人又回答说:“我出生于陆地,安于陆地,这便是原来本质;从小到大都与水为伴,便安于水,这就是习性;不知道为什么却自然能够这样,这是命运。”

从这里可以很是明显的看出适者生存,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答案。

试图让整个世界适应自己,这便是麻烦所在。试图让一切适应自己,这是很幼稚的举动,而且是—种不明智的愚行。

那位智者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他。就这样,智者成功了。

经过如此严苛的挑选,能够幸存的印--第--安--孩子,当然个个身强体壮,骠悍过人。

这只是印---第---安一般族人的筛选方式,至于印---第---安---人部落中勇士的挑选,则要更为严厉。

印--第--安--人有所谓的成年礼,当一个印--第--安--男孩成长到合适的年龄时,族人会为他举行成年礼。在狂欢舞蹈庆贺之后,这个男孩将会被族人亲手绑在森林中的一棵大树上,独自一人度过成年礼的夜晚。

森林中多的是毒-蛇-猛-兽。即将成为印--第--安--勇士的男孩在成年礼的这个夜晚,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借由这样残酷成年礼的锻炼,而成为族中公认的真正勇士。

大自然的法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印--第--安--人的“土法优生”虽然残忍,但也是强化民族素质的一个手段。

这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个技巧,而是一种智慧。

就比如一只掉队的野鹿不安地四处张望着。一只老虎发现了这只野鹿,它已经饿了一天了,于是借着草丛的掩护,它潜行到野鹿后面。

野鹿还没有发现,老虎突然像子弹般地射出去,冲向那只野鹿,野鹿这时才知危险已经到来,本能地闪躲老虎的攻击。

对于弱肉强食这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孔子也有过很深的研究。

一日,孔子到吕梁山游览。那里瀑布几十丈高,流水水花远溅出数里,甲鱼、扬子鳄和鱼类都不能游,却看见一个男人在那里游水。

孔子认为他是有痛苦想投水而死,便让学生沿着水流去救他,然后想不到的是,这个人他却在游了几百步之后出来了,披散着头发,唱着歌,在河堤上漫步。

孔子赶上去问他:“刚才我看到你在那里游,以为你是有痛苦要去寻死,便让我的学生沿着水流来救你。你却游出水面,我还以为你是鬼怪呢,请问你到那种深水里去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么?”

这个人说:“没有,我没有方法。我起步于原来本质,成长于习性,成功于命运。水回旋,我跟着回旋进入水中;水涌出,我跟着涌出于水面。顺从水的活动,不自作主张。这就是我能游水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