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军歌嘹亮(2 / 4)

加入书签

现在,虽然我们的生活里没有漫天的硝烟,但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风沙肆虐的边防哨所,还有与世隔绝的海岛、时刻保持最高警戒的台海前沿。仍然需要我们军人坚定的守望。还需要军歌传颂他们顽强乐观的军人情怀。

军歌还能够瓦解敌军,对敌人展开心理攻势,从而取得胜利。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1934年1月,刘----湘以20万人围攻川---陕---根---据---地。一次战斗中,敌---我两军隔河对峙,形势十分紧张。

红---四---军调宣传队上前线.我---宣---传---队---员用很多事例讲了白---区---人民的痛苦——特别是男人被抽丁当兵后女人的苦处,并用委婉、凄凉的声调唱了一首歌:穷人生的哎。没有粮食买,只好上山去砍柴。挑到街上卖。早起天未光,落雨又落霜,一路走一路晃,实在是冤枉……”,对岸---守---军听到歌声后受到感染,一枪未发,举手投降。

在这里,军歌起的就是通过音乐的感染来感化敌军、瓦解敌军的作用。

因此,要充分发挥军歌凝魂聚气、激发战斗精神,瓦解敌军、展开心理攻势。

严明纪律、规范军人行为,铸牢军魂、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作用,让军歌在军营中绽放使命的荣光。

军歌的作用有很多种,他能够凝魂聚气,激发战斗精神。毛---主---席曾这样高度评价抗日歌曲在八年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胡---主---席也明确指出:“要在全军深入进行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

战斗力的强弱始终是军队的生命,纵观古今中外,鼓舞士气,激励战斗精神,也一直都是军歌最重要的功能。

歌德曾说:“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

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打赢战争,最根本的就是对敌方意志的征服。”

音乐能在人们的头脑里产生各种各样、生动复杂的形象思维。尤其对那些长期背井离乡、妻离子散、饱尝战争苦难、已陷入绝境的官---兵,当他们听到思乡的歌曲或伤感的音乐时,有的人会想起年迈的父母、有的人会想起妻子孩子、有的人会想起可爱的故乡等等,从而产生共鸣和想象,进而影响官兵情感世界。

我们只要充分利用音乐这种特性,在战场上就能够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一----军----团战士剧社为了争取张---学---良的东北军,曾演出了一部小歌剧《亡国恨》(彭家伦编)。

例如歌曲《黄河大合唱》,作品创作于1939年,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中华民族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d的领导下,为保卫黄河、为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

1939年7月,周---恩---来在观看《黄河大合唱》演出时。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

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亲眼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由此。《松花江上》成为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采用的是一种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荡着人们心底深沉的幽愤。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