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冷血的打算(3 / 4)

加入书签

所以说,暗激将法其实更加的令人难以防备,不过,对于面前的这三个小矮子国人,还用不着什么暗激将法,很简单的激将法就绰绰有余了。

“哼。谁说我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的,这件事情我知道的一清二楚。”

小矮子国人就是这样的傻,只是一个很是简单的激将法。就上当了:“也罢,反正这件事情,你迟早会知道,我本来就准备在明天或者后天告诉你。我们需要你做什么的。提前到现在也无所谓。”

阮永成一脸无所谓的说道,阮永成这样容易上当,很大的原因确实是有金感恩的激将法在里面的缘故,但是,其中阮永成自己并不把这个事情当成很大的机密,也有一定的缘故。

就像是阮永成刚刚自己所说的那样,金感恩明天或者是后天就会知道他们的打算,所以。现在告诉金感恩,在阮永成心里面想来。并没有什么。

激将法是《孙子兵法》里面的“三十六计”之一,目的是激起人自尊心,使自己达到目的。激将法是人们熟悉的计谋形式,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

激将法用于己的时候,目的在于调动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激将法用于盟友时,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决心不够坚定。诸葛亮对东吴用的便是此计。

激将法用于敌人时,目的在于激怒敌人,使之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以己方以可乘之机。

激将法也就是古代兵书上所说的“激气”、“励气”之法和“怒而挠之”的战法。前者是对己和对友,后者则是对敌。

激将法还有一种暗激将法,所谓暗激将法,是激将法的一种变异,是弱势利用强势对自己的不屑而伪做正面劝导,实际却是要对方更加固执于原有的错误主张。

可惜的是,阮永成绝对没有学过孔子他老人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这句话。

这句话出自《易经》,“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意思是,孔子说:“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

阮永成他要是学过这句话的话,相信,他就不会上当了,也就不会有等下那令阮永成自己懊悔不已的事情了。不过,对于这些小矮子国人来说,这样的下场就是他们最好的下场。

由于该计谋一般用来对付傲慢、倔犟之人,且为暗中“杀熟”,所以比普通激将法更难让人觉察。

不过它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像是《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一出,其实就是暗激将法起了作用。

马谡是刘备介绍给诸葛亮的,也就是说刘备如果不特别提醒,诸葛亮还不至于那么垂青马谡,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情了。

还有,程昱和杨修反曹时也曾用过,程昱利用曹操对自己的轻视。正面提醒他防范东吴火烧锁定的战船,本质上则是要他在自己和庞统之间倾向于庞统。

杨修也是利用曹操对自己的厌恶,故意以拙劣的方式支持曹植。实际则是希望曹操在曹植和曹丕之间确定曹丕,让曹家早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