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镇国九宝,天府万圭(4k(2 / 4)

加入书签

“厉王之时,周失赤刀、大训,幽王之时,失河图,百多年前,又亡夏之九鼎,现如今剩下的‘天衍’级重器,大体完整的,只怕只有十五六件了。”

是我所知的那个河图吗?百多年亡九鼎,是那场有老子参与其中的王子朝之乱吗?经历了好几次动乱,居然还有这个数量的顶级藏宝?

听到这些惊人的秘闻,赵青也是有些惊讶,并对这些“天衍”古宝的遗失颇感痛心,且相当怀疑,它们是否落在了“虚空道”这样的隐秘组织手上。

《礼记明堂》载:“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县鼓。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

这些被后世所载的宝器,应该就是周武王伐商功成之后的重要收藏,不过,并未全部留在王宫宗庙之内,而是有许多被赏赐给了有着大功的臣子、诸侯。

门窗间朝南的位置,铺设着双层竹席,饰着黑白相间的丝织花边,陈设彩玉之属的装饰品;在南墙朝东的位置,铺设双层细竹篾席,饰着彩色的花边,陈设珠贝之属的装饰品。

在东墙朝西的位置,铺设了双层莞席,饰着绘有云气的花边,陈设着各种祭祀用的白色玉器;在堂西边夹室朝南的位置,铺设双层青竹篾席,饰有黑丝绳连缀的花边,陈设着各种祭祀用的黑色漆器。

在东西墙靠北的位置,摆设了由五种不同色泽玉石按五行变化搭叠而成的几案,陈列着一件件夏后启初建禹庙时所留、相传为大禹随身物品的社稷重器:

墨青色的铜制战钺、装在金匮里的玉简文册、阴刻着满天星辰的神玉弘璧、赤色的圆顶日珪、碧色的尖顶月珪,陈列在西墙向东的席前。

绘有应龙以尾划出江河的古老画卷、阳刻着有崇氏夏鲧白马黑鬃图腾的双色玉琮、由数十重环轨构成的球型天象仪、绘制着九州四海之内山川河流的舆图,陈列在东墙向西的席前。

像齐国、鲁国,在封国之初就得到了武王的大量赏赐,比方说鲁国的国宝之中,就有着当年夏后启用来沟通天界的“夏后氏之璜”,封父氏为后羿制作的配弓“封父之繁弱”;

金简玉书?日月双圭?传说中大禹从会稽山石匮内挖出、与黄帝有关的上古遗宝?在几名侍从的配同之下,于十余丈外细观着这几件物品,赵青心中感叹不已。

如果这九件至宝均为真品,而非仿造伪造,那理论上来说,应该蕴藏着天衍级数的无上威能,若是能够满足令其全面复苏的条件,多半可以横扫近三千年未出天衍的当今之世。

不过,在她看来,若是这些宝器仍然具备着这般强大的神力,却直接摆放在厅堂里面,连自己这种外人都能看到,也太过不合理了,或许,其采用了前世博物馆中常见的暗藏真品、展出赝品的方式?

“论起宗庙祭祀之器的底蕴,七千多年来罕有战火烽烟的越国,从未遭遇过大的损失,很可能仅在周王室之下,与晋楚、齐鲁等国相比,多半犹有胜过。”

就在这个时候,猿公的肩膀上,一尾金鲤悄然跃出,疑似在不久前被文子更新了它的资料库,传讯发表自己的看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