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上空的蘑菇云(4k)(3 / 4)

加入书签

布置好了检测核爆效果的材料,赵青返回湖心岛的正中,取出了一根幽青色的寒铁细针,针尖微微颤动,在极小的范围内划出复杂的变化,凝聚出了一粒黄豆般大小的紫色光团。

在半个月前以剑尖施放出一个寸许直径的“丹霄”后,初步攻克丹霄压缩之法后,她经过多番试验,将长剑改换成了极细的长针,以此显着提升了操控剑招的精度。

由于丝状真水真火达到了更细的水平,丹霄也进一步被压缩到了最初十万分之一的体积,但单颗威力也不可避免地下降到了原先的一两成。

因此,在赵青的计算中,这样十二颗超微型丹霄的威力,处于恰当的方位同时激发爆开,大致只能引爆12克的氘燃料,留出了2克的余量。

只见她手中的寒铁长针在完成了一颗丹霄之后,针尖轻轻一振,将紫色光团推入了前方水晶球内的孔洞中,随着套层的旋动,被嵌入了中层的空间,紧接着,又是一颗新的丹霄凝聚而出。

在高温等离子体情况下,这种辐射主要是由电子与离子碰撞产生的,被称为轫致辐射,也就是X射线。

在发现氢弹应该用X射线引爆之后,美~国的泰勒、乌勒苏采用了X射线反射层的方式,将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聚焦在聚变材料上,才成功研发出了氢弹,一般称之为T-U构型。

参考这个原理,赵青使用精细度高到极点的微凋技术在水晶灵石外层内凋出了数十万根空心毛细管组成的管束,用以引导X射线,将其聚焦于最内层的固态氘上。

至于这些X射线的来源,自然正是将“丹霄”通过水晶球外层可旋转闭合的开口,封装注入中层专门留出的十二个孔洞内,然后通过一齐激发引爆,在将中心的氘压缩挤成一小团的同时,也释放出巨量的X射线。

而由于微型氢弹本身极小,直径只相当于光在百亿分之一秒内行进的距离,丹霄的爆炸稍有快慢之分,就会出现X射线的光压差距巨大,导致燃料散开、引爆散开的后果。

就像转轮手枪一样,被依次装入了十二颗弹药,整颗水晶球通体笼罩着一片蓝紫色的幽光之下,内部却并未发生内壁被灼烧熔融的现象,显露出赵青高超的气场操纵技巧。

在增强了丹霄太阴气场的内敛效果后,十二颗紫色光团不再主动飘荡切割,且被特意设计削弱了它们抗干扰的能力,易于被调制过的水晶能量场激发引爆。

与这个极短的时间差相比,原子弹因为是由炸药激发,精度只需要达到百万分之一秒就够了,在难度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为了控制好时间保证同时激发,确保十二个微型丹霄爆炸的时间差在百亿分之一秒之内,她特地开发出了一种灵气脉冲激发的技术,凋出了一根扎入水晶球中心的探针,通过它来激发球内的灵气,以传输引爆的信号。

如果弹体不是由均匀高纯度的灵材制成,这个灵气脉冲必然受到阻碍出现不正常的折射反射,因此,这种灵石水晶,在该技术更新换代之前,可算是微型氢弹必需的原料之一。

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实际上,这么一个小巧的水晶球,却集成了无数深奥的技艺,堪称元气学、材料学与核物理的完美运用,复杂与精妙程度更胜于当世任何一门绝世神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