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练兵 下(1 / 3)

加入书签

当然了,如果只是数次错失围歼敌人的良机并不是连续失败了好几次的奥地利人胆敢反法的原因。奥地利人之所以胆敢反法原因就在于,当拿破仑率领主力在跟同盟军作战获胜的时候,他的将军们在其他方面的战场不断失败。也就是说,拿破仑手底下给力的统帅除了达武,貌似就没其他人能够相提并论的了,但是这位达武将军在莱比锡会战前后似乎都在打酱油…

嗯。这样说吧,同盟军已经找到了打败拿破仑的办法,那就是不跟拿破仑玩,专门去暴打他的那些将军。然后,结果就是拿破仑带着十几万大军主力在德意志晃悠,而通往老家巴黎的道路被人端了。

于是现在,好不容易打到这种程度,法军都龟缩在一条防线里面,外面还有不少据点和敌人的势力需要扫荡,只要我们能够守住几个关键点,就没啥问题,还能做出我们急迫地想要攻克法军防线的姿态,何乐而不为呢。

所谓的锻炼将军们,其实就是把指挥权下放,文特拉这家伙对手底下那群知道的比我还多,再加上他年纪已经老了,所以就不参合这一次的“练兵”行动,但他还是可以能够居中帮助我进行调度的,按照未来的职能来说这老头可以当个参谋秘书啥的。

法兰克福到黑森的卡塞尔这片土地就成了我大笔一挥进行的练兵场合,除了我手底下的罗马军团要练以外,普鲁士人的军团也要练。

从帝国开战到现在,帝**团的士兵表现得很不错,士气高昂,斗志顽强,除了肉搏差了点,其他时候,特别是近距离排枪齐射的时候,玩起命来跟法国人差不了多少,这要多亏于便宜老爹以及我们家在整个帝国煽动起来的国民情绪。

只是相比起优秀的基层士兵,我们的中层军官和高级将领们就要比法国人差上不少了,布拉迪斯拉瓦的陷落就是高级将领经验不足而陷落,托罗西迪斯已经战死,我就不说他了,但像文特拉和卡尔内兹斯这些将领,他们还得继续锻炼。

像霍拉布伦一战,据我所知,旺多姆公爵前期一直在中军坐镇,西翼则由法军将领维勒鲁瓦公爵担当指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维尔拉担当前锋,就这么两个人地配合把我的西翼打得流花流水,屁滚尿流,到了中期,旺多姆公爵移动到了西翼,他留在中央阵地督战的将领很好地执行了他的战术,导致我们在越过沼泽的时候,伤亡惨重…这样说吧,法军的将军们比我们好了不止一个层次,虽然我和亚历山大这两个还算有点军事天赋,但万一让法军醒悟到整个罗马就我们这几个是能打,那我们就要悲剧了。

举个例子…

继续是拿破仑,谁让他是排枪时代战术和战略运用抵达了登峰造极的大师,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大师,独孤求败的王者还不是不免失败,最后被流放到小岛上,孤苦一生。

炮兵练手感和技术,士兵练胆量,跑腿的传令兵练传令,基层军官练调度,中层军官练反应,高级军官练战略意识,反正就是各种练。

说到拿破仑的失败就不免提及法军后期的各种被动,而这样的被动已经不是拿破仑这一个人就能够挽回的,因为他那群手下不经意间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猪队友的角色。

最著名的,莱比锡会战前后和滑铁卢会战前后。

在莱比锡会战之前。拿破伦可是数次击败了反法同盟,但为什么莱比锡会战还是爆发,而且打的还是法军防御战?

莱比锡会战会爆发原因只有两个,那就是当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无法进行很好地配合。促使拿破仑数次错失围歼反法同盟主力的机会。导致后面的奥地利人再度参战,从军事实力上彻底拉大了双方的差距。

要知道。即便是从俄罗斯撤退回来,法国人还是立刻为他们的皇帝提供了超过60万人的兵力,反法同盟们在当时的兵力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只是后面奥地利的参战才把实力相当的双方变成了60万对将近100万。莱比锡会战会变成19万法军打33万同盟军。便是奥地利人忽然出现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