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李家红莲,说明原委(1 / 4)

加入书签

大伙儿只问她怎么不去伺候四姑娘,净月脸上尽是不以为意之色:

“四姑娘嫌我和清风聒噪,打搅了她做针线,喏。就把我们都轰出来了。”

净月的话明明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说出来,可她偏偏不,非要引得人误会才满意。

大伙儿果然因为净月的话不敢靠近西厢房,不过这倒是方便了芳菲认真做事。

且说这一日午后,院中安静的很,大太太在正房午睡。松雪散了一盘果子给小丫鬟们打牙祭。中午后厨房难得做了红烧肉,明明是热的要命的天,可小丫鬟们谁也不再提节食一事,竟是敞开肚皮吃。每人几乎两碗饭,加上一大勺被炖的肥嫩,油亮的红烧肉,吃的人人满足,个个满意。

因为大太太的原因,李家几个少爷与佟鹤轩关系都不错。

李家家风严谨,男孩儿们都生来带着正气,很少出纨绔子弟。这些哥儿们有的还在国子监念书,有的已经开始入仕,李夫人的长子甚至和佟鹤轩是同僚。

不过佟鹤轩当时并未走科举的道路,是被直接推荐给了皇帝,李大少却是正儿八经走的应试的路子,虽然成绩不能和那些榜眼、探花相比,但也位列二甲,刚刚才过了选馆,成为了少数几个能进翰林院的庶吉士。

李家为这件事热热闹闹庆贺了许久,李大少也趁势和皇帝身边的佟鹤轩熟稔了起来。

通常情况下,李大少请佟鹤轩,多半就在昌德酒肆。而今天下了帖子邀至家中做客,佟鹤轩犹豫了半晌,还是接下了帖子。

可一过了正午,这弊端毛病就显露出来了。一个个干不得活儿,都是哈欠连天,睡眼惺忪,困的要命。

几个小丫头还在当差呢,就迷迷糊糊差点一头栽在门框上。

松雪一瞧,这可不行,忙叫年纪小些的丫头都去廊下靠着打盹儿,自己则忍着困倦。亲自拿了蒲扇给大太太扇风。

......

芳菲自从李家回来后也没闲着,她将自己所剩不多的好蜜膏送了一多半去李家。自己还要马不停蹄的给圣母皇太后绣拜寿的贺礼图。

眼看着大寿在即,府里的丫鬟们都听说四姑娘预备送绣品进宫。多数人奔着善意,都劝芳菲另寻个东西表示心意。刺绣不比别的,最讲究针线手艺,哪一针都不敢下错,错了,便糟蹋了整幅作品。

四姑娘日夜不歇,就算勉强凑成了一幅,效果也不敢叫人恭维。

净月这两日就时常在外面玩耍逗留,不是后院小厨房溜达溜达,就是角门前转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