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522节(2 / 5)

加入书签

军屯能被圈占,百姓的田地自然也能被圈占,你若是不想自己的地被别人占了去,那就自己挑一个觉得人品不错的达官贵人献上你的土地吧!

百姓啊百姓,你是喜欢这个阁老尚书,还是喜欢这个勋贵外戚呢?

你是想把你的田地给这个当权太监呢,还是想把你的田地给这个乡绅豪强?

你一个都不想选,不会是不要命了吧?

既然边地能这么操作,别的地方自然也可以。

既然上头开了这样的口子,底下的人自然也欣然从之像他们金陵这样的繁华都会入夜后灯火如昼实在再正常不过。灯火之下繁荣起来的,还有蒸蒸日上的制酒业以及遍地的秦楼楚馆。

算起来商贾们能有这么多粮食来酿酒,还是多亏了英宗皇帝当初北狩不归。

土木堡之变后,景泰帝临危受命成了“代宗”。当时于谦见边关民生凋敝边防如同虚设上书建议让官豪势要动员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前往北边开荒种地。没种子还可以先和官府赊账秋后还回来就成了。

不仅白捡田地连种子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就说你种不种吧!

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大伙自然都动员能动员的人力过去边地开荒。

本来炎黄子孙骨子里对土地就十分看重,瞧见皇室对这些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大抵是因为自家人刚闹出过土木堡之变这种惊天丑闻),所有的官豪势要几乎都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似的一拥而上。

这样的“奉旨圈地”活动悄然蔓延到全国各地。

这次一轮官豪势要圈地的成效十分显著,一方面是大明的农民起义开始此起彼伏、大明的边防也逐渐松懈;另一方面是圈到地的人手头都有足够多的余粮来酿酒了,达官贵人们想夜夜笙歌都不会缺酒,得以纵享盛世大明带来的诸多福利。

现在大伙的幸福生活似乎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太子的性情和喜好似乎和当今陛下不太一样。

这本来是挺好的一个建议可惜执行着执行着就变味了。

就拿这人力来说吧没人愿意去怎么办?

威逼利诱、坑蒙拐骗总能弄到人手的。再说了周围不是还有军户这种不要钱的劳动力吗?亮出咱官豪势要的身份,他们这些军户难道敢说一个不字?

什么?军屯也需要人手来种?

哪有什么军屯,这片早就丢荒啦,明明就是无人耕作的荒地。这些军户都是听我号召过来种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