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67节(2 / 5)

加入书签

这小子吧,小时候什么都敢干,整出篇《讨金莲癖檄》敢把他们这些人的名字全署上去,偶尔吩咐他写个文章他能给你写成市场调研,从小没少折腾他们这些老师,总叫他们又好气又好笑。

当然,更惨的还是他亲爹王华,王状元养娃的诸多经历都够出几本书了。

现在好了,文哥儿自己的报应也来了。

若不是场合不对,李东阳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出题会议上的小小风波悄然揭过,大家都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至于那些你说的话他根本听不懂,平日里满嘴陈腔滥调或者空话酸话的家伙,他觉得着实没什么必要往来。

他宁愿去教歌姬读书都比和他们应酬要强,至少亲自教出朵解语花来还能娱心娱耳娱目!

某种程度上来说,程敏政本人平时的人际关系和丘濬、钱福差不多,也难怪他和老丘以前交情还不错。

听了文哥儿关于科举公平性的说法,有几个出身挺一般的考官不免有些感同身受。他们少年时家里穷,很多书他们都没机会接触,若是科举题从那些书里出,他们怕是没机会坐在这里当阅卷官的。

本来他们以为程敏政和文哥儿会起矛盾,都做好了帮劝几句的准备。

此时贡院外面却起了不小的风波,原来是有江西考生的夸夸其谈不知怎地起了众怒,有人直接把话传到都察院那边去,说是他们还没入场就有人夸口说某某稳中状元,这个某某前些年又正好曾去隔壁休宁听过程敏政的课,说不准有人在发挥“江西传统”来了个先进带后进。

所谓的“江西传统”就是指解缙那会儿一榜录取了百来个江西人,前十更是被江西人占了七个,其中三个直接就是解缙老乡。

可不就是先进带后进嘛!

御史等到考生散场时一打听,这么埋怨的人还真不少,尤其是那些考得不好的更是大吐苦水,表示都是题目太偏太难他们才不会做。那些昂首阔步走出考场的家伙铁定是直接得了考题!

哪怕程敏政会不高兴,他们也决定赞同文哥儿的建议。

没想到文哥儿居然把一向颇为自负的程敏政给说服了。

众考官对视一眼,看向文哥儿的目光带上了更多的欣赏。

这小孩进退有度又不失少年人的锐气,不主动惹事却也不怕事,难怪小小年纪便有平步青云之势。

李东阳看着文哥儿时不时给太子一个警告般的眼神,心里直乐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