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灵道之问(2 / 5)

加入书签

思索了一会,他恍然大悟,然后击掌欢呼!

原来如此!

真是妙,妙极啊!

道则,可以类比成语言。

一种语言它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规则才能被人看懂,如果是一种所谓的私人语言,也就是纯粹的主观感受,它没有任何规则的话,你自己过段时间都看不懂,所以这种东西是无法理解,也无法交流的。

“精神之中,唯有纯粹的思维和逻辑可以存在,但是这些位于纯粹逻辑中的事物,却能和现实的物质世界产生奇妙的对应关系,足以证明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奇异联系不是吗?”

李启点点头,表示认同。

纯粹逻辑,确实能够奇妙的反映出物质世界,比如数学。

数学上先验的事物,总是能在物质世界达成映照,但凡是能在数学上成立的,基本上都能在物质世界成立。

这就是逻辑与世界的映射关系,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遵循逻辑的,哪怕逻辑本身并不完备也一样。

而一旦语言具有规则,那么这种规则就必须是公共性的,它只要能被你自己看懂,它原则上就能被别人看懂,那么它就不是一种私人语言。

通过这一种反证法,即可证明,所谓的私人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可能存在一种原则上只能我自己知道,但别人不可能知道的语言。

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只有我能理解,别人不能理解的‘道’。

当我们用语言,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比如数学和道则,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它必须是遵守一种语言规则的,它肯定是具有公共性的,它能够被别人看懂听懂,否则,不能够被别人看懂听懂的语言,自己也搞不懂。

看李启理解这点,王惇便继续解释:“所以,这就很简单了,如果逻辑能够和现实产生映射,那么只需要理解逻辑,然后映射到现实,即可理解现实物质世界的本质,这就道则读取器,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灵道认为,道就是逻辑,逻辑就是道。”

“如果世界依照着逻辑而运行,譬如因果律的存在,那么逻辑毫无疑问就是先验的,具备指导性的,那么这样的东西不能称之为道,又有什么能被称之为道呢?”

“如果这样的东西可以被称之为道,那么那就必然符合逻辑的规则,只要通过逻辑的验证与沟通,自然可以实现对他人心灵的观测,以确定他心的存在,不是吗?”

王惇如此说道。

李启则陷入沉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