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投名状(2 / 4)

加入书签

比如说主战派,现在就是打不过,必须韬光养晦,主战派可以暂时下台,蛰伏起来,等到打得过的时候再上台。不能因为打不过就成了主和派。

没有绝对的真理,却有绝对的立场。

改换门庭也是如此,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两面派、投机派不讨喜,绝大多数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左右横跳,每一次改换门庭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而且少不了投名状。

就拿齐玄素来说,他是全真道出身,由东华真人提拔,属于东华真人的嫡系,如果齐玄素现在要投奔清微真人,

那他算是完了,东华真人这边不会放过他,清微真人也不敢收他。因为你敢背叛东华真人,自然也敢背叛我,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除非是东华真人不仁在先,逼得你不得不改换门庭,除此之外,还要缴纳一份投名状,比如说对东华真人反戈一击,彻底划清界限。

道门上位之后,将这类习俗视作儒门糟粕,一律禁止,皇帝称陛下,诸王称殿下,全面废止“爷”和“奶”的称呼。只是南洋这边,似乎是个法外之地,各种糟粕保留得十分完整,不仅男女关系混乱,而且主奴思想同样严重,甚至公然信奉佛门。说得官话一点,对太上道祖的信仰动摇,道门的平等理念荡然无存。

说得难听些,哪怕是天师之尊,张家人在私底下也只是称呼一声“老爷子”,一字之差,就与老爷没什么关系,反而有些“老头子”的意思。没人敢称呼“老太爷”,而且必须是私底下。张月鹿更是称呼“阿

翁”,可见道门中人多少有点忌讳“老爷”这个称呼,甚至发展到在公开场合有些忌讳“爷”字。爷娘,爷娘,“爷”就是“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儒门的君臣父子。

王家却是公然称呼王教鹤为大老爷,称呼王教鹰为二老爷,称呼王教雁为姑奶奶。

从这一点上来说,王家多少有些“取死之道”。

王家动了改换门庭的心思,是因为王家预感到全真道打算对自己动手,也可以说两者陷入到互相猜疑的境地之中,全真道怀疑王家有二心,王家怀疑全真道要除掉自己于是有了二心。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所以太平道表现得很犹豫,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当然,这只是微不足道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王家犯了改换门庭的大忌。

无论是道门,还是朝廷,都忌讳随意切换立场。

一个人,什么出身,由谁提拔,属于什么派系,大家都清清楚楚,从来没有什么无根之水,更没有孤魂野鬼,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主张也是如此,主战派就是主战派,不能今天主战,明天又主和。

背后牵扯的是一个“信”字,人无信不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