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连锋法则的构想和巨星报团的思考(2 / 3)

加入书签

而如今这一代球员,社交媒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球队没有理由将其隔绝。有些球队,球员中场休息回到更衣室,头一件事就是拿手机,看看有谁给他发了消息,再想想该回些什么。这一代人,懂什么叫流量,会主动去思考流量。

顶级球员凑到一个队打球,强强联手,巨星抱团,不正是流量思维的极端体现?想想NBA是怎样大跨步迈向世界的,不正是得益于1992年梦之队将NBA最强的球员凑到一块之队将NBA最强的球员凑到一块儿,获取了巨大的流量红利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根本不在意你理不理解,或者乐不乐意。

大卫斯特恩将咖啡一饮而尽,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这个决策或许会直接影响到联盟的未来,不一定是直接好的,但他知道这或许是解决当下困境的最优解。

嗯……晚安。

在外部,制造出一支足够以抗衡黄蜂的球队。

最好是东部球队。

或许……可以如同当年的黄绿大战一样,创造出一支能够与黄蜂队相抗衡的球队。

嗯……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间段,联盟是鼓励一人一城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已经变了。

虽然斯特恩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守自封的老家伙。他始终都是与时俱进的,前一阵子他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的是这个时代的趋势,其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流量思维”。

如今是自媒体时代,球星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开通了个人账户,动辄粉丝几十万上百万,最离谱的连锋,他的全球粉丝甚至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个亿。

这些球星的影响力早已经和上一个世纪的球员们大不相同。从这个思路入手,以往的“一人一城”并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流量思维”的做法。

想一想,两个超级明星加在一起,带来的噱头和话题……

时代与时代是不一样。

你不能拿旧时代的标准来套新时代的一切事物,套不上就说新事物要遭天谴——不是的,地球不是这么转的。以前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手机,球员不懂什么叫流量,更不会用流量思维来思考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网游竞技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