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均粮买赋(2 / 5)

加入书签

“那后来呢,回去怎么没落草?”

黄澄坐在刘承宗不远处,语气神情一直都挺理直气壮,唯独到这个问题,面露迟疑,语气也多了三分苦涩:“没马。”

他摇摇头:“别人都能过日子,我过不了,我笨呗。”

其实黄澄只差一步就落草了,他都想好计划了。

那些堡子围子是抢不了,他得从小做起,先抢两匹马,然后喊上同里的逃兵去劫道,劫个去元帅府俱尔湾买货的商贾,有了钱就有粮,有了粮就有人,有人就能做大做强。

“是,当时大通马驿的驿马死了,缺马。”黄澄点头道:“我把家里最后的马抵给驿站,就进去了。”

刘承宗面无表情看了一眼桌上父亲的书信,接着问:“当了四年驿卒,被朝廷裁撤后,你就去当兵了?”

“没有,在家闲了半年,后来在邻居李善人家帮了仨月短工,他家是我家的老东家,家里种了二百多亩苜蓿,赶上调剂干草要人帮忙,以前我达达在的时候就总过去帮忙。”

黄澄说罢,刘承宗问道:“帮工仨月,工钱多少?”

“我容易饿,李善人管我一天三顿。”黄澄笑得很幸福:“还要啥工钱……后来高店子招兵,我就找大善人借了二两银子,当兵了。”

所以他揣着铡刀在邻村马户家的干草堆里蹲了三天,就为偷匹马。

这事只能夜里干,白天断不了庄子上有人,被人发现了很难跑,哪怕被射一箭、被划一刀,都很麻烦。

可整整三天,那老头儿白天光脚下地,晚上放着屋里的床不睡,整天睡在马厩里。

那马儿饿了就用大脑袋把老头儿拱醒,老头就踢踏着露脚指头的破布鞋,佝偻着腰自言自语去铡马草。

“嗯?”

刘承宗皱了眉头,重新在书信上确定了一下,问道:“但你是镇海营的逃兵,高店子在碾伯。”

“是。”

黄澄点头,面色古怪的看了刘承宗一眼,道:“开始在高店子挺好,后来调去镇海营,离家太远我就跑了。”

实际上当时从高店子被调到镇海营,就是因为刘承宗率军进入河湟谷地,黄澄能逃兵回家像没事人一样,也是因为西宁城被刘承宗控制,切断了东西联系,镇海营没追究逃兵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