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脱思麻求雨求生 瞒天过海谁阻后(1 / 7)

加入书签

“藏文史料把藏族地区分为阿里、卫藏、朵康三部分;朵康又分为朵堆、朵麦二区。朵麦,元代译称朵思麻,又作朵哥思麻、脱思麻、脱思马、秃思马等,其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甘肃、青海雪区的大部分和四川阿坝州及甘孜州的一部分。”

(注:可能不太对,作者对历史地域不太精通。)

唐朝时期,由于高原反应等,常常是吐蕃进可攻退可守、唐朝被动应付。

到了宋朝,吐蕃很低调。

原因:一是,晚唐时期,吐蕃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因吐蕃乘乱抢占唐朝地盘,“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腾出手来,派出军队不断重创吐蕃。到了宋朝时期,统一的吐蕃政权已经不复存在,青藏高原四分五裂,根本就无法与宋朝抗衡,只好选择臣服宋朝。青藏高原最强大的一支力量由唃厮啰率领,而唃厮啰则是宋朝保顺军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洮、凉两州刺史。这说明,吐蕃与宋朝的关系,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当然,农业经济时期,对于这种世袭制、羁縻制的部落酋长,某种意义上说,地盘是称王的基础,世袭是称王的翅膀。一遇到好时机,可能就另起炉灶。

无题

[明]唐寅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曾见趋炎堪炙手,宁抛伫艳敢成仁。

惯随忧恨零今古,难惹英雄泣鬼神。

二是,吐蕃内部起义,打击了封建统治。《贤者喜宴》载公元869年平民起义首先从多康爆发,首领名韦·科协列登。紧接着起义的风暴席卷吐蕃全境,各地都树立起造反的大旗。史称“一鸟凌空,众鸟飞从”。约如地方平民因不堪忍受开山修渠的沉重劳役,遂揭竿而起,提出“砍断山头,不如砍断人头容易”的口号。后来在起义军领袖许布岱则等的领导下,奔向吐蕃历代赞普的坟墓,捣毁了大部分陵墓,为的是发泄心中的愤怒和挖掘墓中的财宝。

三是,宋朝的武力征伐让吐蕃彻底失去崛起的希望。

吐蕃曾经如此辉煌,难道不想重新崛起吗想,很想。在北宋初期,吐蕃首领李立遵要求朝廷立他为赞普,以此来恢复吐蕃帝国。北宋朝廷很硬气,果断拒绝。李立遵勃然大怒,于1016年率领3万军队入侵。北宋名将曹玮率部应战。曹玮(973年7月22日[1]-1030年2月21日[2]),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双方在伏羌寨三都谷展开决战,虽然吐蕃人多势众、来势凶猛,但训练有素的北宋军队仍然技高一筹,以阵亡67人的弱小代价,“斩首千余级”,打败了吐蕃军队,追赶了20里一直到沙洲才凯旋归来。

费尽工夫伤老大,不如抖擞作新人。

---------------------------------------------------------------

人生天地不容易--孙大圣沙漠求雨

南宋,实际控制四川东部;脱思麻国,控制西部。宋国一行五人,行了月余(1156年4月初。阴历阳历差一月),出了四川东部,进入四川西部,脱思麻国。

(这几章历史和位置可能说的不对,不必较真。当然指出错误后,有空也会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