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岳飞之死与张浚和张俊(1 / 2)

加入书签

四是一手酿成淮西兵变,令大好的抗金形势严重受挫,由于这件事关系到岳飞,下文讲做详细分析。

1.2、张俊

张俊(1086—1156),行伍出身,号称南宋中兴四将。早年的张俊也曾多次与金军力战,但随着官越做越大、兵越来越多,反而走上了苟安妥协的道路,成了著名的避战将军。他虽手握重兵,但每每消极避战、极力附和秦桧的苟安投降路线。就是被金兵逼得不得不打,张俊也是躲在后方,美其名曰“持重”,部将取得的战功,则统统算到了他的头上。

岳飞早年是受张俊节制的将领,1130年四月,岳飞收复建康,大破金军。此时的张俊很欣赏岳飞,曾经专门跟岳飞做过一次长谈,并且在报功的时候,多次把岳飞报在前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俊也算得上岳飞的伯乐或贵人。

不过岳飞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时,张俊等人便开始嫉妒了。岳飞当然也不是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他开始不断给张俊、韩世忠等人写信,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倾慕之情,希望赢得对方的好感。而且,平定杨么之后,岳飞又专门挑选了两艘缴获来的大车船,分赠给张俊和韩世忠。得到礼物后,为人坦荡的韩世忠非常高兴,而且两个人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所以从此就跟岳飞引为莫逆。但张俊却不像韩世忠那么高兴,他觉得岳飞送车船给他是炫耀战功。因此他反而对岳飞更加忌恨,由此可见张俊的小人之心。

作者:登山小鲁

翻开宋史,我们发现害惨岳飞的人还真不少,其中张浚和张俊这对当时名噪一时文官武将都属此列。需要指出的是,张浚是不折不扣的主战派,张俊也曾经是岳飞的伯乐与贵人……

1、二张其人

1.1、张浚

张浚(1097—1164),出身官宦人家,几度拜相。此君早年虽曾依附主张苟安逃跑的宰相黄潜善,也曾附和黄潜善排挤著名的主战派宰相李纲,但张浚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大臣,与一味求和的黄潜善并不是一类人。特别是宋高宗赵构遭遇苗刘兵变时,张浚为赵构复位出了大力。

此外,张俊还是一个贪财好货的家伙,所部是南宋初年纵暴记录最多的军队,号称“自在军”。时人谣讽刺张俊工于经商,而拙于用兵:“张家寨里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2、淮西兵变

如果说张俊忌恨岳飞是出于同行是冤家,那么张浚对岳飞看不顺眼,则是出于赵宋王朝对武将那种刻骨铭心的猜忌。南宋初年,武将的政治地位急剧上升,这显然与宋朝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格格不入。于是,升任宰相张浚开始谋划消弱武将兵权,他首先拿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开刀,由此酿成了著名的淮西兵变。

刘光世虽也名列中兴四将,但其人比张俊还差劲,是个有名的逃跑将军。不过他的5万多部众,多为陕西劲卒,麾下两个主要将领王德、郦琼都剽悍善战。1137年,刘光世首先被罢黜,而宋高宗原已答应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扩充其兵力以恢复中原。但此议遭到时任枢密使的秦桧的反对,张俊出于嫉妒岳飞也极力反对,而时任宰相的张浚出于防范武将势力做大的目的,也坚决反对将刘光世所部划归岳飞统辖。为此,张浚与岳飞发生了激烈争吵。

此后,张浚很受赵构的重用,成为南宋初年一度“总中外之任”的显赫人物,吴玠、刘锜、杨沂中、虞允文、杨万里等名臣良将都得益于张浚的提拔重用,对于岳飞,张浚也非常欣赏器重,称赞说当时的将帅唯有岳飞、韩世忠可以托付大事。

不过张浚其人颇有些志大才疏,还喜欢害人,“一生无功可纪,而罪不胜书”,这话说虽有点过,但也真切反映了张浚的诸多失职、失策。

一是在受命全权指挥著名的宋金富平大战时,张浚指挥失当,遭致惨败,将宋军骨干——西军的老底赔个精光;同时,由于名将曲端与他不和,张浚即诬告曲端谋逆,在狱中以酷刑害死曲端。正是因为这件事,张浚引咎辞职。

二是引荐提拔了秦桧,张浚引荐秦桧,目的在于排挤名相赵鼎,这个举动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对南宋的政局毕竟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是宋孝宗上台后进行隆兴北伐,再度启用张浚,已是太上皇的赵构提醒说“毋信张浚虚名,将来必误大计,他专把国家名器财物做人情!”赵构这话出于阻止宋孝宗北伐,但也道出了对张浚的客观评价,毕竟张浚在赵构手下干了多年,赵构对他还是了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